三國詩詞《張飛威震長坂坡》原文|譯文|賞析
長坂橋頭殺氣生①,橫槍立馬眼圓睜②。
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③。
【釋詞】
①殺氣:兇惡的氣勢。杜甫《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詩:“孤云隨殺氣,飛鳥避轅門。”
②橫槍立馬:形容氣勢強盛,凌厲逼人。
③獨退:獨,一個人;退,退兵。
【賞析】
張飛是《三國演義》中塑造的十分成功的典型人物。他的性格像是帶著一團光亮的火,一出場,讀者就被他粗豪的言語、憨直的舉止吸引住了。尤其勇猛,更是他鮮明的性格特征。其實,張飛的外貌描寫,在數十萬字的大書中是極其簡略的,平時看去“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暴怒起來:“圓睜環眼,咬碎鋼牙”,“聲若巨雷,勢若奔馬”。雖字句很少,但以形傳神,極為動人。這首詩就抓住這些特點:“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刻畫了他威震長坂坡,獨退曹家兵的氣概。
曹軍追趙云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須,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后,塵頭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近前”。一會曹軍眾將來到,“見飛怒目橫矛,立馬于橋上,又恐是諸葛孔明之計,都不敢近前。扎住陣腳,一字兒擺在橋西,使人飛報曹操”。“張飛圓睜環眼,隱隱見后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 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栗。”
這場面一邊是單槍匹馬,一邊是兵多將廣;一邊是氣勢逼人,一邊是倉皇失措;一邊是橫矛立馬,一邊是裹足不前;一邊是厲聲大喝,一邊是聞聲喪膽。在這如此強烈的對比之下,越發顯得張飛勇猛過人,勢不可擋。尤其是張飛那三聲大喝,更具特色,一喝“曹軍聞之,盡皆股栗”;二喝曹操“頗有退心”,“后軍陣腳移動”;三喝致使曹操身邊大將“夏侯杰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操便回馬而走。于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這就是張飛“獨退曹家百萬兵”。
《三國演義》嘉靖本與毛氏本都有此詩,但有一字之差。原詩“獨退曹公百萬兵”,毛氏本將“曹公”改為“曹家”。“曹公”之稱有尊重之意,“曹家”便去掉了尊重的感情色彩,可見,毛宗崗一字之改也要體現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
上一篇:三國詩詞《張飛取巴郡》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徐庶唱歌詞》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