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采蓮曲》原文與賞析
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采蓮曲,樂府舊題,《江南弄》七曲之一。白居易此詩,描繪了一對年青戀人湖中約會的情景,充滿詩情畫意,蘊藉含蓄,風格清新而明麗,頗具民歌韻味。
“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是寫湖面風清花好的幽美景象。片片的菱葉因水波流動而搖擺不定,清澈的水面之上,“一一風荷舉”。荷葉茂密,荷花繁盛,荷塘深處有小小的木舟可以通行。同時,這又是借自然之景襯托懷春少女“葉翠本羞眉,花紅強似頰”(王勃《采蓮曲》)的秀麗容顏,給人以“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四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 (王昌齡《采蓮曲》)的奇妙聯想。不過,她不象王昌齡筆下那群采蓮女那樣爽朗喧鬧,而是一個人悄悄地搖著木槳,向荷塘深處約好的地方劃去。細細觀察,從菱葉荷花的微微搖擺中,似乎可以發現她小船的行蹤。
她懷著一份隱秘,掩飾不住心中的欣喜,讓小船在荷塘深處無聲而迅疾地穿行。然而,當她左拐右繞,猛抬頭見到情郎就在眼前時,卻又羞澀得不知該說什么好了。可以想見,她一定臉兒頓時緋紅了。“低頭笑”三字,雖一語未吐,卻有“此時無聲勝有聲”之妙,不僅描繪出了少女那嬌羞純真的神態,更寫出了她激動、熱切的情懷。萬般愛憐盡在這“低頭笑”之中了。再往下是怎樣一番情形呢?詩人也沒說。只是再現了這樣一個特寫鏡頭: “碧玉搔頭落水中。”碧玉搔頭,即碧玉制成的頭簪,它怎么會自己掉到水里去了呢?是少女因害羞而低頭滑落的呢?還是因情侶登上少女小舟而搖落的呢?都沒有交待。然而,這一細節卻引發人們無限美好的聯想,大大地擴展了詩境,令人回味——不用問,少年該為她下湖撈取,也是在人們的想象之中了。
畫面新美,雋秀中帶含蓄,學民歌而又脫俗于民歌的直露,是這首小詩的主要藝術特色。
上一篇:《張籍·采蓮曲》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張潮·采蓮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