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①,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③。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風(fēng)歸去⑤,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⑦。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⑧,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注釋】
①丙辰:熙寧九年(1076)。
②子由:作者弟蘇轍字,時在齊州。
③明月二句:李白《把酒問月》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br>
④不知二句:唐人小說《周秦紀(jì)》有詩:“香風(fēng)引到大羅天,月地云階拜洞仙。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br>
⑤歸去:唐李白曾被稱為“謫仙人”,謂如神仙謫降人世。蘇軾也自比謫仙,故稱登天為歸去
⑥瓊樓玉宇:指月中宮殿美潔如瓊玉所筑。語本《大業(yè)拾遺記》?!镀孪杉饧o(jì)》載:“神宗讀至‘瓊樓玉宇’二句,乃嘆曰:‘蘇軾終是愛君?!戳恳迫曛荨!卑刺K軾此詞作于密州(1076),而“量移汝州”(1084則是在謫黃州后,可能神宗于其謫黃州時才讀到此詞的。
⑦何似句:意為仿佛置身仙境哪像在塵俗的人世間呢?
⑧低綺戶:月光低照進雕花門窗。一說:綺戶指有絲綢簾幕的窗戶。
⑨不應(yīng)二句:宋司馬光《溫公詩話》:“李長吉(唐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為奇絕無對。曼卿(宋石延年)對‘月如無恨月長圓’,人以為勍敵。”此則翻出新意。
⑩人有三句: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湘綺(王闿運)誦此詞,以為此‘金’安韻可當(dāng)三語椽,自來未經(jīng)人道。”
嬋娟:美好貌,此指明月。唐孟郊《嬋娟篇》:“月嬋娟,真可憐?!睉z是愛的意思。
【評點】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苕溪漁隱曰: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張炎《詞源》:此詞清空中有意趣,無筆力者未易到。
李冶《敬齋古今黈》:東坡《水調(diào)歌頭》“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只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一時詞手,多用此格。如魯直云:“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蜺。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蓋效東坡語也。近世閑閑老人(趙秉文)亦云:“我欲騎鯨歸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時真。笑拍群仙手,幾度夢中身?!?br>
黃蓼園《蓼園詞選》:按通首只是詠月耳。前闋,見月思君,言天上宮闕,高不勝寒,但仿佛神魂歸去,幾不知身在人間也。次闋,言月何不照人歡洽,何似有恨偏于人離索之時而圓乎?復(fù)又自解,人有離合,月有圓缺,皆是常事,惟望長久共嬋娟耳。纏綿之思,愈轉(zhuǎn)愈曲,愈曲愈深。忠愛之思,令人玩味不盡。
張惠言《詞選》:忠愛之言,側(cè)然動人。神宗讀“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之句,以為“終是愛君”矣。
王闿運《湘綺樓詞選》:“人有”句大開大闔之筆,他人所不能。
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發(fā)端從太白仙心脫化,頓成奇逸之筆。
王國維《人間詞話》:長調(diào)自以周、柳、蘇、辛為最工。美成《浪淘沙慢》二詞,精壯頓挫,已開北曲之先聲。若屯田之《八聲甘州》,東坡之《水調(diào)歌頭》,則佇興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調(diào)論也。
上一篇:楊炎正《水調(diào)歌頭(把酒對斜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劉過《水調(diào)歌頭(春事能幾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