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夏侯有女義如山》原文|譯文|賞析
弱草微塵盡達觀①,夏侯有女義如山②。
丈夫不及裙釵節③,自顧須眉亦汗顏④。
【釋詞】
①弱草微塵:比喻地位低下貧賤。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想得開,能夠隨遇而安。李白《瑩禪師房觀山海圖》:“真僧閉精宗,滅跡含達觀。”
②夏侯有女:即曹文叔妻,曹爽從弟媳。文叔早死,她年輕無子,其父欲之改嫁,她不從。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爽全家被殺,其父又欲其改嫁之,她仍不從,割鼻自誓。司馬懿贊其“貞節”。
③裙衩:古代婦女穿裙插釵,因用為婦女代稱。《紅樓夢》第一回:“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p>
④汗顏:因羞慚而汗流于顏面。泛指慚愧。唐·韓愈《祭柳子厚文》:“不善為斲,血指汗顏?!?/p>
【賞析】
司馬懿策劃宮廷政變,剪除曹爽勢力,將曹爽兄弟三人并其三族,皆斬于市。惟一留下曹爽從弟媳夏氏,因其恪守貞節,司馬懿“聞而賢之,聽使乞子以養,為曹氏后”。
曹爽從弟文叔之妻,是貞節烈女。她早寡而無子,其父欲其改嫁。她不但不從,反而割去耳朵,以表明不再嫁之志。當曹爽家族被誅,其父又欲其改嫁。她依舊不從,又割去了自己的鼻子。如果說第一次毀容是為了讓男人們也讓自己斷了欲念,那么二次毀容則表達了“貧賤不能移”之偉志。其家人勸她說:“人生世間,如輕塵棲弱草,何至自苦如此?且夫家又被司馬氏誅戮已盡,守此欲為誰哉?”文叔妻哭著回答:“吾聞‘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曹氏盛時,尚欲保終;況今滅亡,何忍棄之?此禽獸之行,吾豈為乎!”
文叔妻的回答,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德,當然,也符合“三從之道,四德之信”的標準,封建統治者更把她看作是典型的貞節烈女。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作為一個女人的人格獨立性,看不到人性的任何內在需求和欲念。相反像抽空了靈魂的行尸走肉,把自己綁在封建道德倫理的破車上。其意義和價值,就在于為社會又多提供一個典范,使更大范圍人們封建道德倫理化。司馬懿與曹爽是權力之爭,他們都是在封建道德倫理的土壤中崛起的,這一點毫無二致。因此,司馬氏一旦把曹氏及其黨羽一網打盡,曹氏對司馬氏的威脅不再存在,那么留下這個弱女子,一則可以宣揚“三從四德”,二則也能表明自己政治上的大度。
小說家如此宣揚貞節烈女:“丈夫不及裙釵節,自顧須眉亦汗顏?!辈荒懿涣钊朔此迹阂徊看髸龂鴷r代風流人物亦難囊括,為什么這里單單插入一個細節和一首詩頌揚無名之輩的一個女子呢?這大概是中國青史留名的一個特點:流芳千古的英雄志士有之,遺臭萬年的民族敗類有之,萬眾之上的領袖人物亦有之,還有大量的平淡無奇的人物也被樹碑立傳,特別是烈女貞婦,其青史留名的惟一資格是合乎封建道德倫理的最高要求,是封建統治者樹立的樣板。這種歷史觀念深深地影響小說家,在歷史小說中也為貞節烈女描上一筆人為的光環。
上一篇:三國詩詞《士民爭拜漢云長》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夏侯霸之死》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