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漁
樹直上而無枝者,棕櫚是也。予不奇其無枝,奇其無枝而能有葉。植于眾芳之中而下不侵其地,上不蔽其天者,此木是也。較之芭蕉,大有克己防(妨)人之別1。
1克己防(妨)人:“防”當為“妨”之誤。克己,指棕櫚不侵地不蔽天;妨人,指芭蕉。
【析點】 文章開頭用簡潔的筆墨,準確地勾畫出棕櫚樹“直上而無枝”的特征。這一特征,在形態各異的植物王國之中本已是一奇,但作者有意宕開一筆,稱“不奇其無枝”,卻“奇其無枝而能有葉”,這就突出了棕櫚無枝而有葉的又一特征。接著,作者進一步點明棕櫚下不侵地上不蔽天這一更加令人驚奇的特性。最后,用芭蕉侵地蔽天的“防(妨)人”特性作對比,襯托出棕櫚“克己”的品格。
文章總共才四句話,精煉生動,層層遞進,寓意深刻。在古往今來的日常生活中,攀龍附鳳、損人利己的人絕不少見。而作者通過對棕櫚直上無枝、雖無枝而有葉、下不侵地上不蔽天特性的描述,形象地表達了對有節之士獨立進取、自信自強、克己利人高尚品格的由衷贊賞,這種價值取向是非常可貴的
上一篇:《梅圣俞妻善對》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欠四字》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