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甘露寺攬勝》原文|譯文|賞析
江山雨霽擁青螺①,境界無憂樂最多②。
昔日英雄凝目處③,巖崖依舊抵風波④。
【釋詞】
①雨霽:雨停后,云霧散,天放晴。青螺:古代詩人常將青山比作美女頭上螺形發髻。
②境界:佛家語。指眼、耳、鼻、舌等六根展開活動的對象。后來泛指思想、藝術、審美所達到的境地。元·耶律楚材《再和呈景賢》詩:“我愛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
③凝目:注視。
④抵:到達。這句詩的詞序倒置,應為“風波依舊抵巖崖”。
【賞析】
譽有“天下第一江山”的北固山,坐落在江蘇鎮江市的長江南岸。古人描繪其山“下臨長江,三面濱水,回嶺斗絕,勢最險固”。山上有座著名的古寺——甘露寺,雄踞北固山主峰之巔,傳說始建于三國時代東吳的甘露年間,以此得名。山上有關三國時代的古跡和傳說很多,因此成為歷代詩家游人尋訪三國遺跡的向往之地。“甘露寺攬勝”是一首后人懷古之作,被小說家借用到情節之中。
“江山雨霽擁青螺,境界無憂樂最多。”新雨之后的北固山,格外清新蒼翠。詩人懷著濃厚的游興,極目遠眺,青山像美人頭上的玉簪螺髻,被開闊的江面擁抱著。美好的景致給無憂無愁的人帶來賞心悅目。可三國時代遺留下來的古跡,卻告訴人們,在這美好的景致下曾導演過一場美人計,孫權、劉備各懷心術,算計對方,哪有心思品賞江山之美,陶冶江山之樂呢? 詩人不由得感慨萬端。往事已無可追尋了。當年劉備和孫權兩位英雄,并立甘露寺前,凝目注視的江山之景,山青水碧,波濤浩蕩,浪花拍崖。如今依舊是潮漲潮落,卷起似千尺的雪浪花,拍打著巖崖,亙古未變。
關于孫權嫁妹,史書上有記載:“(劉)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使,治公安。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先主至京見權,綢繆恩紀。”小說情節中出現的甘露寺相親是虛構的。甘露寺是孫權的孫子孫皓甘露元年才建的;喬國老在相親前二十六年已作古,何來介入婚事?而這些對于小說來講并不重要,為了敘事的需要,可以移花接木。倒是小說借用的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情感值得一提,它與全書卷首詞的思想情調是合拍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小說家總不時地在小說情節中把藝術的觸角,伸向歷史的領域,抒發對歷史興衰、時事變遷的感嘆,“昔日英雄凝目處,巖崖依舊抵風波”。
上一篇:三國詩詞《甘寧之死》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百翎貫寨》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