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百翎貫寨》原文|譯文|賞析
鼙鼓聲喧震地來①,吳師到處鬼神哀②!
百翎直貫曹家寨③,盡說甘寧虎將才④。
【釋詞】
①鼙(pi)鼓:小鼓。古代軍中常用的樂器。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②吳師:吳國的軍隊。鬼神哀:比喻驚恐悲喪的樣子。
③百翎:鳥羽,指古代武將頭上的裝飾物。百翎,暗喻百員戰將。
④盡說:盡,全。都說。
【賞析】
曹操親率四十萬大軍從漢中迅速回師,直向孫權屯兵的濡須口殺來。甘寧與凌統爭鋒,提出只帶百騎夜襲曹營的請求,“孫權壯之”。這首小詩采用對比的方式,先抑后揚,烘托甘寧百騎襲曹營的驍勇和膽略。
“鼙鼓聲喧震地來,吳師到處鬼神哀!”這聯詩以夸張的口吻寫出了曹操四十萬大軍,重兵壓境,兩軍對峙,力量懸殊。曹軍氣勢奪人,吳兵膽戰心驚。在這種嚴峻的形勢面前,張昭為孫權出謀:“今曹操遠來,必須先挫其銳氣。”以滅敵人的威風,長自己的士氣。當孫權問誰敢當先破敵,凌統自告奮勇,愿帶三千兵殺敵。甘寧也不示弱,只帶百騎破敵。雖不排除血氣方剛的甘寧與凌統爭風賭氣,但這英雄氣概,敢于沖殺,就足以令人激勵了! 何況是面對數十萬敵軍,真可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使人更為震驚的是甘寧還表示:百人劫寨,“若折了一人一騎,也不算功”。
甘寧不愧為“虎將才”,身先士卒,效命疆場。他對百人說完今夜奉命劫寨,“眾人聞言。面面相覷”。個個臉上帶有“難色”,甘寧乃拔劍在手,怒叱曰:“我為上將,且不惜命,汝等何得遲疑!”在甘寧的激勵下,眾人都說:“愿效死力。”夜深時,取白鵝翎一百根,插于盔上為號,披甲上馬,甘寧帶頭,“大喊一聲”,“百翎直貫曹家寨”,“縱橫馳驟”,殺得曹兵驚慌失措,“自相擾亂”,“無人敢當”。最后,果然“不折一人一騎”,勝利而歸。
上一篇:三國詩詞《甘露寺攬勝》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短歌行》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