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詩歌·《詩經》·無衣》鑒賞
一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二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
與子偕作。
三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
與子偕行。
這首《無衣》選自《詩經·秦風》,同題詩,還有《唐風·無衣》。原《詩序》說:“《無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戰、亟用兵,而不與人同欲也。”這與本詩的內容不符。其實,這首詩,正是贊成戰爭,贊成衛國戰爭。它反映了當時人民在與西方的入侵者(按指西戎)作戰時,戰士們團結友愛、同仇敵愾的大無畏精神。
* * * *
下邊先解詩中幾個難詞——
豈曰:即誰說。子:士兵相互之稱呼。《集疏》云:“子者,秦民相謂之詞。”同袍:袍,長衣。“同袍”,即士兵穿同樣的軍服。
王:指周天子,也是代表國家。于:此作“曰”解,即發布命令。興師:師,指軍隊,“興師”,即出兵。
戈矛:古代兩種長柄武器。戈,平頭而旁有枝;矛,尖頭而銳。與子同仇:即我們都有一個共同敵人。
澤:借為“(zé)”,即褻衣,穿在貼身的內衣。
戟:古戟形似戈,橫直兩鋒,可直刺,又可橫擊。偕作:即共同奮起之意。
裳:戰裙。古代以上衣為“衣”,下裙為“裳”。甲兵:是指甲胄與兵器。
偕行:偕,借為“皆”。古代偕、皆通用。行,即行走,出發。
* * * *
分章語譯如下——
(此處權用余冠英譯詩,略有改動,以下均同。)
一
誰說沒有衣裳?我們不是穿著同樣的戰袍!
國家出兵打仗,且把武器修好;
共同敵人,別讓他跑掉!
誰說沒有衣裳?汗衫輪著穿,你穿了我穿。
國家出兵打仗,咱們快快修好槍桿;
大伙起來,你干我也干!
三
誰說沒有衣裳,裳裙啊,你有我也有。
國家出兵打仗,咱們修好武器與甲胄;
同是一個隊伍,你我一塊兒走!
上一篇:《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杜甫·新安吏》鑒賞
下一篇:《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李商隱·無題(選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