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歌·無名神·燈檠怪(絕句)》原文與賞析
郎行久不歸,妾心傷亦苦。低迷羅箔風,泣向西窗雨。
關于這首詩,據宋李獻民的 《云齋廣錄》記載: “宋潛為甘陵巡檢,故人趙當訓其子弟,忽見美婦人立燈下,唱: ‘郎行久不歸,妾心傷亦苦。低迷羅箔風,泣向西窗雨。’遂滅燈趨趙就寢。曰: ‘妾本東方人,鬻身彭城郎。今郎觀光上國,孤眠暗室,故來相伴。’后諸生怪趙精神恍惚,具告其父,潛往覘焉,見一婦人,宋大呼,遽入以手抱之,乃一燈檠耳,遂焚之。”
這段記述,當然不是真的,充其量它是根據傳聞虛構的志怪小說而已。在封建社會中,由于頻繁的戰亂和封建統治階級殘酷的壓榨、剝削,廣大勞動人民無法生活,背井離鄉,到處流浪。夫妻長期分離,家人離散,是很普遍的事,因此這類思婦哀怨的詩是屢見不鮮的。
《燈檠怪》這首小詩,深刻地表達了思婦的相思之苦。
全詩四句,卻寫得深沉凄婉。“郎行久不歸”,一個“久”字,寫出了夫妻分離時間之長,妻子一人在家孤苦伶仃,度日如年,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遠離家鄉的丈夫。長期的痛苦相思,使她既傷心又悲苦,所以第二句說“妾心傷亦苦”。一、二句敘事抒情相結合,充分抒發了思婦的傷心和痛苦。三、四兩句 “低迷羅箔風,泣向西窗雨”,作者進一步用兩個動作,寫出了思婦在室內迎著簾風低頭迷茫無著無落,然后傷心地對著西窗外的雨流淚。用簾下的風和窗外的雨,來襯托出思婦內心猶如風雨交加樣的悲苦。這兩句既有內心的刻畫又有環境襯托,把思婦由于相思的迷茫痛苦感情細膩地表達出來了。
這首小詩,有敘事,有抒情,還有環境襯托,把思婦由于相思的傷心痛苦情景以及內心迷茫無措和向西窗啼泣的動作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上一篇:《唐代民歌·浣溪沙》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先秦民歌·狡童》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