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二首)》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其 一
潼關已失守,南北勢倉皇①。
養寇誅何及②,求賢詔可傷③。
有家慚里社④,無用悔詞章。
膽略歸年少,吾初愛子房⑤。
[注釋]
①倉皇:匆忙而慌張,此指緊張。
②養: 縱容,豢養。寇:詩人對農民起義軍的誣稱。
③詔: 皇帝的詔令。
④里社:此指家鄉村落。
⑤子房:張良,字子房,曾輔佐劉邦奪取并鞏固了天下。
【題解】
此組詩選自 《溉堂集》,此詩為二首中的第一首。詩題下注有 “癸未” 二字,當作于明崇禎十六年(1643)。
【簡析】
這首詩對朝廷失守潼關表示惋惜,表現了作者欲有所為的思想。作者是站在明朝廷角度來看待李自成農民起義的。
其 二
久失中原勢,長憂臂指連①。
蒙恩非一將②,釀禍到今年。
竟忍欺明主,誰令擁重權。
京師根本地③,莫只哭秦川。
【題解】
此詩為二首中的第二首。
【簡析】
這首詩哀傷潼關失守,指出潼關失守會給國家帶來危難,譴責給國家釀成災禍的將領和大臣,表現了作者憂慮國事的思想。
[注釋]
①臂指:胳膊和指頭,此比喻中原和國都息息相關的關系。
②蒙恩:蒙承皇恩。
③京師:國都。
上一篇:《滿庭芳·和人《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下一篇:《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