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秦觀·好事近》秦 觀
秦 觀
夢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云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①。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注釋 ①夭矯:自由縱姿,騰躍變幻的樣子。
溪山春曉圖(局部)【宋】惠崇 故宮博物院藏
鑒賞 這首詞是秦觀的名作,它的出名除了本身奇特的藝術風格之外,最大原因是它與秦觀的死有關。在“詞讖”觀念比較盛行的古代,秦觀在夢中寫下“醉臥古藤陰下”,又最終逝世在藤州光華亭,這神秘的巧合讓古人覺得實在不可思議。秦觀的死也非常有傳奇色彩,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叢話》前集卷五〇:“《冷齋夜話》云:秦少游在處州,夢中作長短句曰:‘山路雨添花(詞略)。’后南遷,久之北歸,逗留于藤州,遂終于瘴江之上光華亭。時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飲,笑視之而化?!薄端问贰肪硭乃乃摹段脑贰返那赜^本傳也采納了這種說法。這種神秘而風雅的傳說,同這首詞的“詞讖”觀念一樣,表現了人們對秦觀死的深深惋惜。
據題下小序,這首詞是秦觀夢中所作,因此整首詞的風格顯得極為奇特,陳廷焯說它“筆勢飛舞”(《詞則·別調集》)。詞中的景物描寫,有夢的奇詭與華麗,所表達的感情則顯得含蓄而隱約。能在夢中寫出這樣的詞作,可見秦觀本身造詣之高以及技巧之成熟。
上闋寫詞人在山中行走時的所見。頭兩句寫春雨中春路兩邊清新的春花,增添了滿山的春色。兩句話二十一個字,圍繞一個“春”字,描寫春路、春雨、春花、春山等意象,十分精練。兩句銜接處用一個“花”字重復,語勢回環,襯托出春意的柔美綿長。秦觀的好友晁說之《嵩山文集》卷八有詩《山行微雨對花,覺秦少游“山路雨添花”之語為佳,因有感于斯人》寫道“今日山行花畔語,故人佳句雨添花”,十分贊賞這兩句詞。
“行到”二句接著寫山行至深處的所見,作者不再寫別的景物,而是抓住了黃鸝和它的鳴叫,從畫面轉到了聲音?!靶械叫∠钐帯痹揪褪且环N“曲徑通幽處”的意境,作者突然加入千百黃鸝的鳴叫,達到了“鳥鳴山更幽”的效果。清人周濟說秦觀此詞“隱括一生”(《宋四家詞選》),那么這一句話隱含的就是秦觀自己在人生路上的經歷與心態。
下闋寫作者夢中醉臥古藤陰下的所見所感?!肮盘訇幭隆比匀皇墙永m前文,它是“小溪深處”某個地方。作者一路行來,微微有些倦意和醉意,于是躺在古藤陰下略作休息。“飛云當面”是他仰面所見的天空景象。飄飛的白云當面化作玉龍,在碧空中自由飛騰、盤旋,這一瑰麗的景象既是夢的特征,也符合作者醉后的思維。如果我們從心理學上來解析,化作玉龍而自由飛翔在天空的幻覺,是長期處在貶謫中的秦觀對無限自由的向往。
寫完了景色,最末要歸結到自身。如果說前兩句的描繪有一種“鳳舞龍飛”的激越,那么最后兩句的描寫就顯得平靜而清空了?!肮盘訇帯边@一意象有種蒼茫的感覺。作者躺在古藤樹的樹陰之下,懷古想今,思緒萬千,醉意朦朧之中,他忘懷了現實中的自我。這兩句詞曾備受推崇,它所描繪的這種意境、所表達的這種人生感受,有無窮的意味。這種超脫、無我的境界,是對黑暗現實的消極反抗,是對自己生命的珍惜。
這首詞曾引起秦觀友人的許多感觸。蘇東坡于本詞后有“東坡跋尾”云:“供奉官儂君沔,居湖南,喜從遷客游,尤為呂元鈞所稱;又能誦少游事甚詳。為余道此詞,至流涕。乃錄本,使藏之?!庇贮S庭堅有“魯直跋少游《好事近》”云:“少游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黃庭堅稱道的賀方回“江南斷腸句”,是賀鑄著名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詞云:“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边@種意境,正可與秦觀的這首詞互相補充。
秦觀晚年曾自作挽詞,蘇軾《蘇軾文集》卷六八《書秦少游挽詞后》:“庚辰歲六月二十五日,予與少游相別于海康,意色自若,與平日不少異。但自作挽詞一篇,人或怪之。予以謂少游齊死生,了物我,戲出此語,無足怪者。已而北歸,至藤州,以八月十二日,卒于光華亭上。嗚呼,豈亦自知當然者耶,乃錄其詩云?!?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qingua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秦觀“齊生死,了物我”的思想,在這首夢中之作里,也有很清晰的體現。(姚蘇杰)
集評 清·周濟:“隱括一生,結句遂作藤州之讖。造語奇警,不似少游尋常手筆。(《宋四家詞選》)
上一篇:《兩宋詞·鄭獬·好事近》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蔣元龍·好事近》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