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司馬槱·黃金縷①》司馬槱
司馬槱
家在錢塘江上住?;浠ㄩ_,不管年華度。燕子又將春色去。紗窗一陣黃昏雨。斜插犀梳云半吐②。檀板清歌,唱徹黃金縷。望斷云行無去處③。夢回明月生春浦④。
注釋 ①黃金縷:即《蝶戀花》調的別名,由南唐馮延巳《蝶戀花》詞句“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而來。何薳《春渚紀聞》卷七載此詞下闋為秦覯所續。②犀梳:犀牛角制的梳子。云半吐:謂頭發一半露在梳子外面。云鬢犀梳是古代常見的對女子發式的描寫。③“望斷”句:楚宋玉《高唐賦》述楚王游高唐,夢與神女歡會,神女臨去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贝颂幓眠@一典故,以云行無定喻所懷之人的行蹤難覓。④春浦:春日的江邊,為離人送別之處。
鑒賞 不論關于本詞寫作背景記載是否真實,在人們心中,司馬槱始終是一個香艷而詭異的故事主人公。據張耒《書司馬槱事》載,司馬槱赴任道中,一日晝寐,恍惚間看見一個美婦進入帷幌之中,手執拍板,歌唱此《黃金縷》詞上闋而去,槱于是續成下闋。后來司馬槱到杭州做幕官,有人說他的官舍下就是蘇小小墓,而他最后竟死于此處。于是司馬槱與蘇小小魂魄相戀的故事廣為流傳,成為后世小說戲曲的題材之一。元白仁甫的《錢塘夢》雜劇的正名便是《司馬槱詩酒蝶戀花,蘇小小月夜錢塘夢》。而何薳《春渚紀聞》卷七所載更為神異,說司馬槱夢中與女子相約錢塘江上,此后不到一年便得病身亡。就在家人慟哭之際,竟有舵工見他攜一麗人登舟,履行先前的約定。好事者的附會之說雖然荒唐,但也事出有因。司馬槱“喜賦宮體詩,故世傳其為鬼物所祟而卒”(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一九),他詩詞中體現的纏綿悱惻的內容和婉約的風格也許正是人們遐想的源泉。
詞作勾勒出歌女鮮明的形象,表現了她對流年似水、歡愛難覓的幽怨,抒發的是對青春已逝的慨嘆和悵然的離愁。
上片交代女子家居錢塘,經歷了年年歲歲的花開花謝,青春年華漸行漸遠。當又一個美好的春天悄然而逝,她獨對殘春風物,難訴心中孤苦,而紗窗外的暮雨更是敲打著她本已凄涼的心。下片寫她面對此情此景,借歌唱抒發心中郁積的情愫,同時也點明了女子錢塘歌伎的身份,那《黃金縷》的陣陣歌聲所抒發的也許正是唐佚名《金縷衣》的感慨:“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更惜年少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弊詈髢删鋵懪油?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wenfu/guwen/201902072554.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秋水的等待杳無結果,相思的夢中又回到當日送別的浦畔,心事只能付與那一江春水和那輪漸漸升起的孤月。
西湖十景圖之三潭印月 【宋】 葉肖巖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陳廷焯評價此詞“情詞凄艷”(《詞則·閑情集》卷一),薛礪若認為本詞“凄艷婉細”(《宋詞通論》)。該詞的動人之處正在于傳情達意的深摯哀婉、凄麗幽曲。尤其結尾二句凄婉處又多了一層深情浪漫的惆悵,把恍惚迷離的夢與纏綿凄惻的情寫得含蓄婉轉,留有余味。(張艷秋)
集評 明·王世貞:“吾愛司馬才仲‘燕子又將春色去,紗窗一陣黃昏雨’,有天然之美,令斗字者退舍?!?《藝苑卮言》)
俞陛云:“(此)詞因夢中見一女子所歌,為足成之。上闋寫殘春風景,下闋寫涼夜情懷,皆代女子著想。琢句工妍,傳情凄婉。”(《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鏈接 蘇小小。生平無詳考,相傳是南齊時錢塘名妓。貌美才高,年十九咯血而死,葬于杭州西泠橋下,引得文人竟相頌詠。如白居易的《楊柳枝詞》:“蘇州楊柳任君夸,更有錢塘勝館娃。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
上一篇:《兩宋詞·柳永·鶴沖天》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史達祖·東風第一枝》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