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可視·蝶戀花》原文賞析
金井啼鴉深院曉,飏盡東風,柳絮吹難了。燕子多情相識早,杏梁依舊雙雙到。
一縷沉煙簾幕悄,滿眼飛花,只攪人懷抱。十二玉樓春樹杪,天涯不斷青青草。
這是一首借暮春景物以抒懷的詞?!皞罕铩?,一直是古代詩詞中最常見的題材之一。但是,同是寫暮春景色,卻因作者的時代不同,生活經(jīng)歷不同,所抒發(fā)的情懷也頗不相同。這首《蝶戀花》所寫的,是作者身值衰亂之時的“黍離”之感。
上片首句,直寫暮春景物?!敖鹁澍f”,出自南朝梁費昶《行路難》: “唯聞啞啞城上烏,玉欄金井牽轆轤。” “金井”,是指施有雕欄之井,這里代指宮廷御苑。烏鴉啼叫,向深宮大院的人們報告新的一天的到來?!帮r”,飄揚,飛揚。東風吹絮,又告知一年的大好春光就要過去。作者開篇就選用兩組寓意深遠的場景,傳達出他的孤寂的心緒,也為全詞的氣氛定下了傷感的基調(diào)。后兩句更是暗用劉禹錫《烏衣巷》詩意,隱隱地說出身值衰亂的悲哀。燕子多情,仍是舊時相識,雙飛比翼,年年回到杏梁舊巢。“杏梁”,是指文杏所制的屋梁,泛指富貴人家的華麗的建筑。詞人借用這一意象,隱約地表達了對即將到來的江山易主的擔心:只恐怕過不了多久,這金井杏梁的深宅大院,也要變成尋常巷陌,多情的燕子,盡管仍是舊時相識,飛入的卻是百姓人家了。
下片仍是借眼前之景抒發(fā)心中的感傷。沉煙一縷,四周寂悄,隨風飄落的殘花敗蕊,攪得詞人愈加心緒不安。落花敗絮,自然是一種容易引起人們傷感的景物,但往往是有某種傷感之情潛在詞人的自我意識之中,才會因物起情,借物抒情。作者顯然是有感于衰落頹敗的時世,才感到飛花可憎,落絮驚心。正象杜甫《春望》所云: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爆F(xiàn)實中的失望,使詞人把希望寄于幻想世界?!笆駱恰保傅氖巧裣墒澜纭俊妒萦洝吩疲?“昆侖山,下狹上廣……其一角有積金為天墉城,而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所?!爆F(xiàn)實中的春天已經(jīng)過去,理想世界中還是春意盎然。在那里,春樹婆娑,芳草萋萋,繼續(xù)著連綿不斷的春色。這理想的世界是詞人對未來的期望,也曲折地表達了詞人對頹敗時世的不滿。
全詞吟詠暮春景物,暗含 “黍離”之悲,貴在暗用典故,含而不露。張炎《詞源》說: “詞用事最難,要體認著題,融化不澀,……用事,不為事所使?!边@首詞用劉禹錫詩意,就是“融化不澀” ,僅取其“燕子多情,仍到杏梁”的意象,而物是人非之意寓于言外。朱彝尊《詞綜》說: “何可視……值元末世亂不仕,自號爛柯樵者”?!盃€柯”之典出自《述異記》,說的是晉朝王質(zhì)進山打柴,觀兩童子弈棋,棋終斧柄已爛,回到家中,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故鄉(xiāng)早已人事全非了。由此可見,何可視自號爛柯樵者,其苦心用意和這首詞所表現(xiàn)的“黍離”之悲是完全一致的。陳廷焯說: “黍離麥秀之悲,暗說則深,明說則淺。”(《白雨齋詞話》)看來,何可視是深諳其理的。
上一篇:《張翥十首·蝶戀花》原文賞析
下一篇:《張倩倩·蝶戀花》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