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太華千仞,長河萬里〔2〕,則吾土之山澤,壯于域中。西漢十輪,東京四代〔3〕,則吾宗之人物,盛于天下。乃有渾金璞玉,鳳戢龍蟠〔4〕,方圓作其輿蓋,日月為其扃牖〔5〕。天光下燭,懸少微之一星〔6〕;地氣上騰,發大云之五色〔7〕。以不貪為寶,均珠玉以咳唾;以無事為貴,比旂常于糞土。諸侯不敢以交游相得,三府不敢以辟命相期〔8〕。與夫形在江海,心游魏闕〔9〕,跡混朝市,名為大隱〔10〕,可得同年而語哉!
天子巡于下都,望于中岳〔11〕。軒皇駐蹕,將尋大隗之居〔12〕;堯帝省方,終全潁陽之節〔13〕。群賢以公私有暇,休沐多閑。忽乎將行,指林壑而非遠;莞爾而笑,覽煙霞而在矚〔13〕。登坱圠,踐莓苔〔14〕。阮籍之見蘇門,止聞鸞嘯〔15〕;盧敖之逢高士,詎識鳶肩〔16〕?憶桑海而無時,問桃源之易失〔17〕。寒山四絕,煙霧蒼蒼〔18〕;古樹千年,藤蘿漠漠〔19〕。誅茅作室,掛席為門〔20〕。石隱磷而環階,水潺湲而匝砌。乃相與旁求勝境,遍窺靈跡。論其八洞,實惟明月之宮〔21〕;相其五山,即是交風之地〔22〕。仙臺可望,石室猶存。極人生之勝踐,得林野之奇趣。浮杯若圣,已蔑松喬〔23〕;清論凝神,坐驚河漢。游仙可致,無勞郭璞之言〔24〕;招隱成文,敢嗣劉安之作〔25〕。
【注 釋】
〔1〕楊隱居:生平未詳。
〔2〕太華:西岳華山,在陜西渭南縣東南。 長河:大河。鮑照《冬至詩》:“長河結蘭紆,層冰如玉岸。”
〔3〕西漢十輪:此處似指西漢曾換十個皇帝:高祖、呂后、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 東京四代:未詳。
〔4〕龍蟠:謂龍盤曲而伏。揚雄《法言》:“龍蟠于泥,玩其肆矣。”喻豪杰之士隱伏待時。
〔5〕輿蓋:輿與輿之篷蓋。《宋史·欽成朱皇后傳》:“于是輿蓋仗衛冠服,悉侔皇后。” 扃牖:門窗也。劉伶《酒德頌》:“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
〔6〕少微:星名。一名處士星,共四星,在太微星西南,今屬獅子座。《史記·天官書》:“曰少微,士大夫。”后常用以比喻處士。 五色:青、黃、赤、白、黑五色。《書·益稷》:“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7〕大云:帶有福氣之云。
〔8〕三府:漢代的太尉、司徒、司空設立的官府合稱三府。 辟命:君主之征召。《后漢書·賈逵傳》:“隱居教授,不應辟命。”
〔9〕魏闕:喻朝廷。
〔10〕朝市:朝廷與市肆。《左傳·襄公十九年》:“婦人無刑,雖有刑,不在朝市。”注:“謂犯死刑者,猶不暴尸。”
〔11〕下都:周初都鎬京時,營建洛邑為東都,又建成周為下都,把殷王朝的遺民置于此。到周敬王時遷都于此。即今河南洛陽舊城。 中岳:即嵩山,五岳之一。在今河南登封縣北,古名嵩高。《爾雅·釋山》:“嵩高中中岳。”
〔12〕軒皇:皇帝軒轅。《周書·宇文詩傳》:“神若軒皇,尚云三戰,圣如姬宮,且曰一戎,弧矢之威,干戈之用,帝王之大器,誰能去兵太祖丕受天明,造我周室,日月所照,猶不率從。” 駐蹕:帝王出行,中途暫住。蹕,指帝王車駕。左思《吳都賦》:“于是弭節頓轡,齊鑣駐蹕。”
〔13〕潁陽:傳說古代高士巢父、許由隱居潁水之北,堯讓天下而不有。后因以潁陽為巢許。《后漢書》卷八十三《隱逸傳》:“是以堯稱則天,不屈潁陽之高。武全美矣,終全孤竹之絜。”
〔14〕坱圠:高低不平。左思《吳都賦》:“爾乃地勢坱圠,莽沕也,高下不平貌也。” 莓苔:青苔。孫綽《登天臺賦》:“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15〕“阮籍”二句:《晉書·阮籍傳》:“籍嘗于蘇門山遇孫登,與商略終古及棲神導氣之術,登皆不應,籍因長嘯而退。至米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巖谷,乃登之嘯也。遂歸著《大人先生傳》。”
〔16〕“盧傲”二句:秦人。敖亦作遨,官博士。后游北海求仙,至濛谷,見仙人若士,乃迎風而舞。敖與之語,若士聳身入云中。敖曰:吾比夫子,若黃鵠之與壤蟲也。后敖亦仙去。 鳶肩:喻人肩聳似鳶之肩也。《唐書·馬周傳》:岑文本謂所親曰:“馬君鳶肩火色,騰上必速,恐不能久。”四十八歲果卒。
〔17〕桃源:即桃花源。晉陶潛《桃花源記》虛構的與世隔絕的樂土,言其地人豐衣足食,怡然自樂,不知世間有禍亂憂患。后因稱這種境界為世外桃源。
〔18〕蒼蒼:深青色。
〔19〕漠漠:密布,廣布貌。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廛里一何盛,街巷紛漠漠。”
〔20〕誅茅:誅除草茅。《楚辭·卜居》:“寧誅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
〔21〕八洞:道家認為神仙所居住的洞府,有上八洞、下八洞之稱。后因以八洞泛指神仙或修道者的住所。《文苑英華》卷九十七:王勃《游北山賦》:“假使游八洞之金室,坐三清之玉宮。”
〔22〕五山:渤海之東,岱與員嶠、方壺、瀛洲、蓬萊稱五山。見《列子·湯問》:“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也。”
〔23〕松喬:赤松子與王子喬,傳說之古仙人。《古文苑》四:揚雄《太玄賦》:“納傿祿于江淮兮,揖松喬于華岳。”
〔24〕“游仙”二句:郭璞(276~324),晉河東聞喜人。字景純,以善寫游仙詩而著名于文壇。
〔25〕招隱:招人歸隱。晉左思、陸機均有《招隱詩》,詠隱居之樂。 劉安:(前179~前122),漢文帝弟淮南厲王之長子。文帝十六年,襲封為淮南王。好文學。曾奉武帝命作《離騷傳》。又招致賓客方士數千人,集體編寫《鴻烈》一書,即現在所傳的《淮南子》。
【賞 析】
全文寫群官尋隱居之士,寫楊隱居品節的高尚,寫群官相尋時的所見,寫山水清幽爽人等,表現出士大夫的閑情逸志。高步瀛稱此文“骨肉停勻,色味俱美,駢文正則”。
上一篇:駢文《答新渝侯和詩書》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駢文《蕪城賦》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