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林花多媚
(春歌之三)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
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
前兩句“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媚,美好,形容春光明媚。哀,原是凄惻動人,這里引申為動人的意思,形容鳥語的感人動聽。現代作家朱自清寫道: “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春》)不正是此句的注腳嗎?初看起來,這兩句是描繪春景:鳥語花香,美麗動人。再仔細一讀,這兩句隱含有比喻,頭一句“春林花多媚”,是用林以花媚來暗喻“女以色媚”;第二句“春鳥意多哀”,是用鳥以意哀,隱喻“男以情動人”。這里顯然采用了比喻中的“隱喻(或暗喻)”手法,明寫花香鳥語,暗寫男女之情。這是民歌常用的手法,再看這兩句的開頭,一用“春林”,一用“春鳥”,將兩句緊密地鉤連在一起。兩句互相鉤連,這在古詩中被稱為“鉤句”。再往下看,第三句又以“春風”開頭,與前兩句相鉤連。前三句通過各自開頭的“春林”、 “春鳥”、 “春風”鉤連在一起,這在古代民歌中還是不多見的。
后兩句“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我,指歌唱的女子,《子夜四時歌》多是以女子的口氣歌唱的。羅裳,即羅裙。裳,下衣,即裙子。溫暖的春風吹開女子的羅裙本是自然現象,純屬無意。但是,春風無意而人有情,第三句給“春風”加以“多情”二字, “春風”便具備了人的感情,即人格化了。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使詩句更富有情趣,更加生動感人,從而深化了詩的意境。這首詩的前三句開頭連用了三個“春”字,除了形成“鉤句”之外,還有一而再、再而三地點破本首“春歌”之題,這20首《春歌》多數都有一個或幾個春字明確點題,并且點出時值春季。這也是《春歌》的一個共同特點。
上一篇:春別|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春江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