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王質·滿江紅》王 質
王 質
落盡斜陽,尚有些、斷霞殘影。甚彎環(huán)、東溪西巷①,南巖北嶺。行熟更教羊引著,睡濃卻被鴉驚醒。漸孤村、樹暗顫山欹②,霜風冷③。人世里,嫌他蠢。 牛背上,輸他穩(wěn)④。 但芒鞋一緉⑤,蓑衣一領⑥。五臟荒陂蔬薦口⑦,雙髽幽崦花漫頂⑧。雖云烏、月黑路蒙籠⑨,何曾窘⑩。
注釋 ①彎環(huán):謂彎曲如環(huán)。②欹(qī):傾斜。③霜風:刺骨寒風。④輸他穩(wěn):不如他穩(wěn)。⑤芒鞋:草鞋。 緉(liǎng):古代計算鞋的單位。一緉即一雙。⑥蓑衣一領: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雨衣。一領即一件。⑦“五臟”句:在荒涼偏僻的山坡用蔬菜下飯。⑧“雙髽”句:像兩個發(fā)髻的小山上,山花開得滿山都是。髽(zhuā),髽髻,女孩子梳在頭兩邊的發(fā)髻。崦(yān),泛指山。⑨蒙籠:不明,模糊不清。⑩窘:難堪;覺得應付不了。
鑒賞 這首詞寫的是傍晚時候詞人在山間行路時的所見所感,抒發(fā)了詞人的寂寞情懷,表達了遠離塵囂、隱居山林的想法。
詞的上闋就是寫詞人在山行時的所見,渲染了沉寂悲涼的氣氛。“落盡斜陽,尚有些、斷霞殘影”,寫的是夕陽已經完全沉入到山下,可是西天的云彩還是透著些光亮,這里點明時間,此處的意境很有些像李白的“西風殘照”,悲涼的味道很濃,一種沉重的語氣讓讀者感覺到了全篇的基調。
“甚彎環(huán)、東溪西巷,南巖北嶺”句是個倒裝。“東溪西巷,南巖北嶺”是概括地指眼前的各個溪巷巖嶺,不會是自己所看到的確切名稱。一個“甚彎環(huán)”,慨嘆的不僅是眼前道路的坎坷曲折,更是奠定了全篇的氛圍,彎曲如環(huán)的不僅是自己當下看到的這些,自己的人生之路,何嘗不是一樣的坎坷曲折呢? 于此,我們可以理解詞人的感嘆是多么自然,多么深重。
“行熟更教羊引著,睡濃卻被鴉驚醒。”一條走得很熟的路,卻被前面的羊引著。其實詞人要告訴我們的是,在山間的小路上,自己的前面有人趕著一群羊,作者不能超到前去,只能在后面慢慢隨著。這就造成一種感覺,好像詞人是被羊引著行走。其實這是詞人的生活體驗,在其人生道路上,他常常迫不得已,被一些自己看不過去的人牽引著,不能在自己認定的道路上任意行走,總是受到各種牽絆。濃睡正是人間快事,可是那些討厭的烏鴉總是讓人不得安寧,擾人清夢,實在掃興。這里的羊與烏鴉,既是詞人這時山行的所見所聞,也可以理解為他生命歷程中的某些“阻厄”,比如那些誤國誤民的卑鄙小人。詞人這兩句寫到行,寫到睡,時間的跨度較大,由山間行走轉至山村孤眠,短短的兩句卻有豐富的內涵。
“漸孤村、樹暗顫山欹,霜風冷。”詞人在一個小小的山村里歇息,一個“孤”字,不僅寫出了山村的地理偏僻,更寫出作者的心境。“樹暗顫山欹”,樹是搖晃的,在凜冽的山風下,好像山和樹一樣,同在搖動著,駭人心境。詞人這里先寫樹和山的搖晃擺動,造成讀者的困惑,一個“霜風冷”,不僅是對讀者的解答,同時也使人感受到其中的寒氣。
詞的下闋開始明寫詞人的心里所想。“人世里,嫌他蠢。牛背上,輸他穩(wěn)。”人世喧囂,人在其中往往身不由己,覺得自己實在是蠢笨,沒有什么靈氣。和那些不問世事的村野之士相比,自己的處境總是在人世中浮沉。這里的牛背,極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騎青牛過函谷關的老子,似乎開了后世隱士生活的老子,卻用慢悠悠的青牛作為自己的坐騎,這里面應該有一定的深意。一個“穩(wěn)”字,好像寫出了隱逸之士的生命狀態(tài),也寫出了詞人的羨慕之情。世途艱辛,如江湖中的一葉扁舟,時時都有被卷入風波的危險,所以這個“穩(wěn)”字,極有含量。
“但芒鞋一緉,蓑衣一領”,只要草鞋一雙,蓑衣一件。 草鞋與蓑衣,是極簡陋的穿戴,在古典詩詞中常常作為村野之士的代稱。詞人這里也是顯示了自己的江湖之志,似乎可以將官場塵世的榮辱一并甩開,在悠悠的山水中度過自己的一生。
關山行旅圖 【明】戴進 故宮博物院藏
“五臟荒陂蔬薦口,雙髽幽崦花漫頂。”在一個荒涼幽僻的山坡住下,生活是平淡的,沒有鐘鳴鼎食的氣派,自己吃著自己種的菜蔬,這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詞人在想象的隱居生活中并不寂寞,雖然遠離塵囂,自己卻并不缺少知音。兩座像發(fā)髻的小山,由于無人打擾,漫山都是芊芊的野花,也許沒有艷麗的色彩,也許沒有濃郁的芳香,但是這樣樸實淡雅的山花卻是詞人最好的伙伴。
“雖云烏、月黑路蒙籠,何曾窘”,這里的隱喻也是很明顯的。對于隱逸之士來說,即使云月再黑,山路再不清晰,也不會有什么應付不了的了。此句不僅顯示了目前狀況的窘迫,也顯出了隱居生活的自在,凸顯了歸隱的決心。
這首詞由詞人的山行環(huán)境入手,渲染出全篇悲涼寂寥的氛圍;再由羊與烏鴉寫出自己的世途情況。下闋表達的是對隱士生活的向往,反襯出詞人對現(xiàn)實的失望。雖然沒有對現(xiàn)實的具體批評,我們卻不難感受到詞人對現(xiàn)實的不滿與批判。(徐到穩(wěn))
上一篇:《兩宋詞·張昪·滿江紅》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京鏜·滿江紅》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