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王炎·青玉案》王 炎
王 炎
深紅數點吹花絮①。又燕子、飛來語。遠水平蕪春欲暮②。年年長是,清明時候,故遣人憔悴。竹雞啼罷山村雨③。正寥落④、無情緒。猛省從前多少事。綠楊堤上,樓臺如畫,此景今何處。
注釋 ①花絮:楊花和柳絮。②平蕪:雜草叢生的平曠原野。③竹雞:鳥名。形似鷓鴣而小。分布在長江以南各省山地。④寥落:寂寞。
鑒賞 有關春之景、春之情的詞不勝枚舉,這首《青玉案》也是一篇這樣的作品。首先看詞的上片。“深紅數點吹花絮”,是作者對春景的一種觀察。春天正是百花盛開的時候,在這個鮮花熱鬧的季節里,敏感地使用“深”字來形容燦爛的花紅,這不能不說明詞人對春光易逝懷有一份隱憂。楊花柳絮本來是自在自飛,不干人事,詞人卻把它與春光將老聯系在一起,使讀者不能不想到“吹”字的無情。
“又燕子、飛來語”,這里出現了燕子的形象,其實在許多描寫春景、抒發春情的宋詞里都有不少燕子的形象。比較著名的有歐陽修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歐詞中的燕子帶給作者更多的是一種迎春歡欣愉快之情,它是春天勃勃生機的體現,帶給人們一種撲面而來的清新之氣。而于此處,燕子卻似乎并沒有那么令人高興,它也給作者捎來了春天的話語,作者聽到了,但是卻是發出了“春欲暮”的感嘆。更令人煩惱的是,聯想起年年歲歲,恰如輪回。春光易老,春色易逝,自然教人無法釋懷。“年年長是,清明時候,故遣人憔悴。”一個“遣”字將作者面對美好事物消逝卻無力挽回所產生的無奈感表達得淋漓盡致。這種“憔悴”本不是作者愿意品嘗的,它像是被宿命派遣的任務,落在作者纖細的神經上。
下片的情感色彩發生變化。本來及其敏感的作者正淪落于一種心無意緒的寂寞寥落之中。但此時零雨蒙蒙,竹雞唱響,仿佛帶給詞人一次頓悟的契機。在空靈如鏡的山林中,一聲清脆,的確能把沉淪的意緒喚起。詞人恍然醒悟,頓時明白了。這幾句極具有禪意,它仿佛告訴我們,唯有無欲無求,方能看清一切。前面,作者面對春日種種美好之處,妄生執著,試圖留住本無法留住的東西,這樣便產生了煩惱和痛苦。當山雨空靈洗滌了他的心,清除了精神上過多的承載和負擔,他便被這帶有靈性的啼喚重新帶歸到一個清靜的社會。在這段描寫里,甚至都能發現禪宗儀式的印痕,最突出、最典型的莫過于竹雞的啼喚。這就好像禪宗里的棒喝,能在人迷惘之際,使人從虛幻的想象中猛省過來。沿著這樣的邏輯下來,結局也必然歸之于對世事“空”的理解。事實上,“綠楊堤上,樓臺如畫,此景今何處”,正是舊日繁華,終如一場春夢。
從總體上看,這首詞的特色主要體現在思想上,也即指它在上下片的對立呼應中完成了一次自我精神的醒悟。可喜的是,其解脫的結局為自己的精神和情感都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許中科)
上一篇:《兩宋詞·趙長卿·青玉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辛棄疾·青玉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