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陸游妾·生查子》陸游妾
陸游妾
只知愁上眉,不識愁來路。窗外有芭蕉,陣陣黃昏雨。逗曉理殘妝①,整頓教愁去。不合畫春山②,依舊留連住。
注釋 ①逗曉:破曉,天剛亮的時候。逗,臨,到。②不合:不該。
鑒賞 南宋陳世崇《隨隱漫錄》卷五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陸放翁宿驛中,見題壁云:‘玉階蟋蟀鬧清夜,金井梧桐辭故枝。一枕凄涼眠不得,呼燈起作感秋詩。’放翁詢之,驛卒女也。遂納為妾。方馀半載,夫人逐之,妾賦《卜算子》云:‘只知眉上愁,不識愁來路。窗外有芭蕉,陣陣黃昏雨。曉起理殘妝,整頓教愁去。不合畫春山,依舊留愁住。’”這里提到的題壁詩,與陸游在蜀時所作《感秋》詩的后半首相同(見《劍南詩稿》卷八);而后面的“卜算子”從格律來說,應是《生查子》,與陳氏同時的趙聞禮所編詞集《陽春白雪》卷三收錄了這首詞,亦作《生查子》,并且字句也有出入,所以這一記載的可信與否還應存疑。
全詞的主題是一個“愁”字,寫一個獨坐室中的女子的悲愁。這個“愁”字在整首詞中出現了三次,一開始便點明它的存在,不加鋪墊,然而別出心裁,造語奇特,說她在鏡中看到了愁容出現在自己眉間,卻不知道這愁從何方而來。這里將“愁”擬人化,似乎“愁”是一種獨立存在、有著具體形象的事物,可以進行獨立的活動,爬上人的眉間,有來路有去處,而非屬于作者自身的情感。下句語勢一轉,不接寫人物,而是平靜地說起外面的環境和天氣。芭蕉是江南庭院中普遍栽種的草木,而江南氣候又濕潤多雨,因此雨打芭蕉就成為古代文學中一個常見的意象,陣陣雨聲傳入窗里,點點滴滴像敲在心上,傳達出寂寞冷清的氣氛,而黃昏時分,天色陰沉凄迷,視野所及之處一片寒煙冷霧,更增凄清惆悵,此情此景觸動人的悲愁再容易不過,因此每每為古人入文,如“窗外芭蕉,數點黃昏雨”(杜安世《鳳棲梧》)、“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歐陽修《生查子》)、“翠竹芭蕉,又下黃昏雨”(李石《醉落魄》)等等。她坐在窗下,看著這樣一幅情景,心下感想不言自明。這兩句寓情于景,借景寫心,不著愁字,卻把愁思又推進一層,從愁容寫到了愁情,接近了人物的內心。手法純用白描,勾畫出一幅暮雨芭蕉圖,讀來淺白平易,卻能肖物傳神,雖是前人常用之語,但跟全詞風格相得益彰,依舊生色。
下闋直接切換到第二天黎明,而夜間的情形卻沒有提起,一片空白。這段時間里發生了什么? 她沒有說,留給讀者想象,試想聽著聲聲雨打芭蕉入夜,本來的愁緒又未曾排解,這一夜除了輾轉難眠,還會有什么別的可能呢?早上起來,該是梳洗打扮的時候了,昨天的妝飾還殘留在臉上,她看著鏡中夜來憔悴的形容,強打精神重新梳妝,想用胭脂水粉把愁容覆蓋掉。果然不出所料,“愁”這一夜始終都沒有消去。她對眉毛描畫一番,畫成一看,依舊是愁眉不展眉頭深鎖的模樣,何曾被改動消除過! 不由無奈地嘆息道:不該去畫這眉毛啊,又把這愁容留在了神情中間。“春山”語出李商隱《代贈》“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句,春天的山巒郁郁青青,綿延起伏,正如女子的眉毛般秀麗,本是極美的意象,但此處人正顰蹙雙眉滿面憂愁,反成了愁容的標志。
這首詞語言極淺白,然而情感卻很隱晦。作者自始至終只停在對“愁”的表象的描寫上,一直沒有涉及內心的活動和感受,只用外界環境烘托映襯了一下氣氛。我們無從了解作者的真實情感和“愁”的緣由,就像作者自己所說的“不識愁來路”。真的只是無端生出的愁緒嗎? 看整首詞都沒有寫內心的心理活動和感受,而只是圍繞著眉間的愁容來寫,好像真的是“愁緒無端不可尋”(唐李頻《長安寓居寄柏侍郎》),然而事實上怎么可能呢?作者不寫心中之愁,只寫眉上之愁,似乎是在刻意回避這個問題,不肯告訴別人自己的心事,甚至不肯明白表露自己的情感,然而并不是無病呻吟,那一句“窗外有芭蕉”便透露了她心境的孤凄憂悶。整首詞就像黃昏的雨霧一樣始終籠罩著一種淡淡的凄清,然而又很不分明。她的筆下沒有直抒胸臆的怨懟,也沒有低徊婉轉的泣訴,甚至不用怨婦詩詞中常有的借物比興手法,頗為獨特。這位不幸的女子,極力隱藏自己的心事,就如“顰黛含犀竟不言,春思秋怨誰能問”(唐鮑溶《李夫人歌》)一般,這背后隱藏了多少故事,使人如此地有口難言? 頗為耐人尋味。大概是“萬古皆如此,傷心反不言”(唐權德輿《觀葬者》)吧,努力掩飾的“怨而不怒,哀而不傷”下,或許是不能言說的深深悲哀。(張力)
柳下曉妝圖 【清】 陳崇光
南京博物院藏
集評 清·陳廷焯:“放翁妾別放翁詞也。前則迫于其母而出其妻。后又迫于后妻而不能庇一妾。何所遭之不偶也。至兩詞皆不免于怨,而情自可哀。”(《白雨齋詞話》卷六)
鏈接 古代可以休妻的七大理由——七出。七出,也稱“七去”“七棄”。宋承前代禮律,也把七出寫進法律:(1)無子,因其絕后;(2)淫佚,因其亂族;(3)不事舅姑,因其逆德;(4)口舌,因其多言離親;(5)盜竊,因其反義;(6)妒忌,因其亂家;(7)惡疾,因其不可操辦祭品。丈夫可用其中的任何一條理由以休掉妻子。
上一篇:《兩宋詞·姚寬·生查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張輯·疏簾淡月寓《桂枝香》》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