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刈麥
白居易①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②,童稚攜壺漿③。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注釋】
①白居易:見《詠史》。
②簞(dān):小筐。簞食:用簞裝著飯食。
③壺漿:用壺盛著漿湯。
【詩本事】
此詩是元和二年(807)詩人任盩厔(今陜西周至縣)縣尉時所寫。
【賞評】
此詩按言說對象可分四層。第一層為前四句,乃本詩展開的序幕。莊稼人一年之中很少有空閑,五月是最忙碌的時節,此詩所述之景正發生于斯時。“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二句應是此詩中最文雅的句子了,夜間暖洋洋的南風曛熟了隴頭一望無際的小麥,農民們明天就該忙著收割了!第二層從“婦姑荷簞食”句起至“但惜夏日長”句止,言說對象為“丁壯”。這個家里的頂梁柱應該一大早就下田收麥子去了,現在到了午飯時間還顧不得上回家吃,媳婦孩子正簞食壺漿地相隨而來。“力盡不知熱”一句表明這名“丁壯”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也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能多干點活,此所謂龍口奪食。第三層從“復有貧婦人”句起至“拾此充饑腸”句止,言說對象為“貧婦”,貧婦正抱著小孩頂著太陽拾別人地里遺落的麥穗,這戶人家的生活較之“丁壯”一家則讓人心酸許多,因何至此呢?“家田輸稅盡”,苛捐雜稅逼窮人啊!第三層為最后六句,言說對象為詩人自己,詩人看到田中的辛苦場面與心酸景象后,不禁吟出了“今我何功德”的感嘆,并發出了“念此私自愧”的情不自禁之言。此詩從頭到尾流露著真切質樸的情感,為白居易代表作。
【詩評選輯】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貧婦一般,悲憫更深,聶夷中詩摹寫不到。
上一篇:元 結《舂陵行》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李 昂《賦戚夫人楚舞歌》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