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周邦彥·訴衷情》周邦彥
周邦彥
殘 杏
出林杏子落金盤①。齒軟怕嘗酸②。可惜半殘青紫③,猶印小唇丹④。南陌上,落花閑⑤。雨斑斑⑥。不言不語,一段傷春,都在眉間。
注釋 ①金盤:金屬制成的盤子。②齒軟:牙齒不堅固。③可惜:意謂應予愛惜的。青紫:此處指剛剛透出紫紅的半熟青杏顏色。④唇丹:嘴唇上鮮亮的丹砂紅。⑤落花閑:花兒安靜地飄落。閑,安靜。⑥斑斑:斑點眾多貌。
花卉圖(之一) 【清】原濟 上海博物館藏
鑒賞 此詞擷取了生活中一個有趣的場景,傳神地描繪了少女傷春的情事。詞中將少女嘗鮮得酸的偶然情事與其懷春藏酸的本質內容相勾連,以前者觸發后者,寫來活潑可愛,清麗可喜。
詞作上片用工致之筆,刻畫一個具體場景。“出林”句意謂金盤里放著剛摘下的杏子,然而字句極考究。“杏子”與“金盤”兩個詞交相輝映,顏色鮮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落金盤”中的“落”用字鏗鏘,比“置”字強調了動作意,在聽覺上讓人想到“大珠小珠落玉盤”(唐白居易《琵琶引》),與“金盤”的金屬質感也相匹配?!奥洹弊植坏路f,而且妥帖,它也有“成熟”的意思,“出林”暗示著杏子是剛剛采摘的,讓人想象到可能還帶有綠葉和露水,新鮮可愛,同時也說明這是杏子剛剛成熟的季節,即暮春時分,為下文所引發的少女傷春情懷打下伏筆?!褒X軟怕嘗酸”,委婉得妙。此句出自唐代韓偓之詩《幽窗》:“手香江橘嫩,齒軟越梅酸”?!褒X軟怕嘗酸”,說是“怕嘗”,少女應該是怕酸不敢吃杏子,然而從下文來看還是吃了,則此句可以想見她吃杏子時想吃又怕酸的樣子。另一方面,“齒軟”也表現出了少女特有的嬌柔,惹人憐惜。
“可惜”一句,再次運用了兩個鮮明的意象:“半殘青紫”與“小唇丹”,寫一個青紫相間的殘杏上,留下小小的口紅唇印,被擱在一邊,這恰如一個電影中的特寫鏡頭?!鞍霘埱嘧稀痹俅握f明這是第一批出林的杏子,正如唐代韋應物《答鄭騎曹青橘絕句》中所云“試摘猶酸亦未黃”。這里表面上寫的是咬了一口的殘杏,實際上寫的是少女的嘴唇。一個“小”字,讓人感到少女的唇形之美,而從“丹”字可以讀出少女唇部的飽滿鮮妍。全詞并沒有對少女外貌、服飾直接具體的描寫,只在這里虛寫一筆,反而給人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我們從這一筆中可以想見少女之嬌俏可人,以及試吃新杏,酸在口中,蹙到眉間的情景,這種聯想,甚至可以和詞尾的“眉間”相通。
下片開篇從少女身上閑閑宕開,轉而描寫客觀景物。“南陌上,落花閑。雨斑斑”三句用速寫的簡妙筆墨,勾勒出一個背景?!奥浠ㄩe”中的“閑”字寫出花瓣點點飄落,是眼中動景,“斑斑”二字本形容落花狼藉情態,如唐代李商隱《細雨成詠獻尚書河東公》:“稍稍落蝶粉,班班融燕泥。”此二字承“雨”字作形容,又兼有“桃花亂落如紅雨”(唐李賀《將進酒》)的意趣,不獨見春雨之驟急。這斑斑的痕跡是向地上看到的靜景,此動與靜,皆在視覺中,其畫面亦活。少女漫步在南陌上,滿地落花狼藉,春雨斑斑,送走了春天。真是春雨無情,落花有恨。這三句似與上下文無關系。但看最后三句之后,便可體會到這三句環境描寫對少女的傷春情懷起了烘托作用。正是在這樣一個落花春雨的撩亂氛圍中,才使少女感到“落花風雨更傷春”(晏殊《浣溪沙》)。
在用“南陌”三句完成過渡之后,詞作從人物動作、表情轉向了心理描寫。少女嘗鮮得酸的感受觸動了她的心事,所以那眼角眉梢的酸意,又不只是青杏為然了。這里面有詞作中所揭示的“傷春”情懷,更可能是那胸中萌動的朦朧情愫——對愛情的追求和嘗吃新杏一樣,既想嘗試,又怕齒酸。這樣一個蹙眉佳人的形象,處在風雨飄搖的暮春圖景之中,整幅畫面令人心動。
這首詞有極強的畫面感,它通過“模寫物態,曲盡其妙”(毛晉汲古閣本《片玉詞》強煥題《周美成詞》)來達到“中極物情”(趙希弁《郡齋讀書后志》卷二周邦彥序《許表民詩十卷》)。詞中的女主人公的蹙眉就是由物態通向了物情,并且詞人把這樣的物情放在了“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杜牧《嘆花》)的季節,時令與情感達到了完美的統一,的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付海婧)
集評 劉斯奮:“上闋用極工致之筆,集中刻畫了人物的一個細節動作;過片三句渲染出背景,卻只是寥寥數筆。最后著力處,是人物的表情心理,下筆若不經意,卻盡收微妙空靈之效。一幅工筆仕女圖至此便呈現在讀者面前。”(《周邦彥詞選》)
上一篇:《兩宋詞·黃庭堅·訴衷情》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陸游·訴衷情》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