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唐宋五代詞·無名氏·醉公子》無名氏
無名氏
門外猧兒吠①,知是蕭郎至②。刬襪下芳階③,冤家今夜醉④。扶得入羅幃⑤,不肯脫羅衣。醉則從他醉⑥,還勝獨睡時。
注釋 ①猧(wō)兒:小狗。吠:狗叫。②蕭郎:古代女子對自己鐘情男子的昵稱。③刬(chǎn)襪:只穿襪子,不穿鞋子。④冤家:女子對情郎愛恨交加的昵稱。⑤羅幃:綢緞的帷帳。⑥從:聽任,無所謂的樣子。
梅花仕女圖 【清】潘振鏞
鑒賞 這是一首唐人詞,然而作者不詳。關(guān)于《醉公子》這一詞牌,明楊慎《詞品》卷一:“唐人《醉公子》詞云:‘門外猧兒吠(略)。’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則言水仙子,《女冠子》則述道情,《河瀆神》則詠祠廟,《巫山一段云》則狀巫峽。如此詞題曰《醉公子》,即詠公子醉也。爾后漸變,與題遠(yuǎn)矣。”
猧兒是一種供玩賞的小狗,“門外猧兒吠”,即說小狗兒在門外忽然吠叫了起來,于是女子便知道是她的蕭郎回來了。蕭郎,本指梁武帝蕭衍,南朝梁國的建立者,后世留《梁皇懺》一書。傳梁武帝初為雍州剌史時,他的夫人郗氏,性多嫉妒,卒病故。蕭衍建帝后二年,夢到她變成蟒蛇,為懺其多嫉罪業(yè),武帝集錄佛經(jīng)語句,作成懺法十卷,世稱《梁皇懺》。因為蕭衍在歷史上頗有名氣,所以蕭郎二字流傳甚廣,后泛指女子所愛戀的男子。第三句中的“刬”,意為光著。這一句描寫了女子襪子都來不及穿,光著腳跑下臺階來迎接自己的心上人的情景。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心上人早已喝得爛醉如泥了。女子好不容易將他扶進(jìn)房內(nèi),結(jié)果那男子睡覺還不肯脫下衣服。于是女子嘆息道:他喝醉了我就陪他一起醉吧,這樣總好過自己一個人睡。女子簡單平實的敘述,讓讀者感覺到了不盡的內(nèi)心愁苦。“冤家今夜醉”一句道出了事情發(fā)生的時間,男子外出喝酒,并且喝得爛醉而歸,一定經(jīng)過了很長時間,那么此時必定已到了夜闌人靜的深夜,而女子還獨自在家等候著她的“蕭郎”。詞作開頭的“門外猧兒吠,知是蕭郎至”兩句更能說明情況,小狗兒一定是女子養(yǎng)著用以打發(fā)漫漫歲月,趕走孤獨的,然而就是這樣一條養(yǎng)在主人身邊的狗兒,竟然會在男主人回家時吠叫,這就暗示了狗兒與男主人并不熟悉,至少說明他們之間缺乏親熱和默契。而女子一聽見狗叫,就知道是“蕭郎”回來了,更點出了她的孤寂,也讓人隱約覺得她的生命中除了這位“蕭郎”,就再也沒有其他可親近的人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女子的心情才會發(fā)生如此之多的變化。明楊慎《詞品》卷一:“此詞又名《四換頭》,因其詞意四換也。前輩謂此可以悟詩法。或以問韓子蒼,子蒼曰:‘只是轉(zhuǎn)折多。且如劃襪下階是一轉(zhuǎn)矣。而苦其今夜醉又是一轉(zhuǎn)。喜其入羅帷又是一轉(zhuǎn)。不肯脫衣又是一轉(zhuǎn)。后兩句自開釋,又是一轉(zhuǎn),其后制《四換韻》一調(diào),亦名《醉公子》云。’”從女子所經(jīng)歷的三喜兩悲的心理過程可以看出她早已習(xí)慣這樣的孤寂生活,不僅學(xué)會了逆來順受,更掌握了無限度自我安慰的良方。所以不論遇到怎樣的情況,她總能找到安慰自己的辦法。明周珽贊之曰:“一氣呵成,深情曲意畢至,咀嚼不盡。”(《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卷六○)
這首詞的構(gòu)思、寫法和晚唐詞人尹鶚創(chuàng)作的《菩薩蠻》(隴云暗合秋天白)略同,由未歸說到歸,由“荒唐難共語”,想到明日“出門”時,層層轉(zhuǎn)折,引人入勝。(陳模《懷古錄》卷中)(楊昇華)
集評 明·卓人月:“徐士俊評:是真境,非文人寸管所能造。”(《古今詞統(tǒng)》卷三)
清·陸昶:“如嗔如喜,如說如訴。八句一氣,轉(zhuǎn)折亦妙。”(《歷朝名媛詩詞》卷一一)
鏈接《醉公子》詞牌。《醉公子》,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雙調(diào),四十字,八句,各兩仄韻,兩平韻。另一體一百零六字,仄韻。
上一篇:《兩宋詞·岳珂·祝英臺近》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唐宋五代詞·王衍·醉妝詞》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