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好事近 漁父詞》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①慣披霜沖雪。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②
【注釋】 ①“活計”句:唐張志和《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②“千里”句:王勃《滕王閣序》:“秋水共長天一色。③“看孤鴻”句:化用嵇康《贈秀才從軍》詩:“目送孤鴻,手揮五弦。”
【譯文】 搖頭不顧一切地離開塵世,醒而復醉哪管人間多變的時節。身穿綠蓑衣.頭戴青斗笠,打漁謀生,常在寒江慣弄霜雪。傍晚風息釣絲垂穩,天上和水底蕩漾著同一彎新月。千里江天上下一色,坐看遠處孤飛的鴻雁時現時滅。
【集評】 近代·梁啟超:“五詞(《漁父詞》原共五首,此選其一)飄飄有出塵想,讀之令人意境翛遠”(《藝蘅館詞選》乙卷引)。
近代·梁啟勛:“用輕描淡寫之筆,而能使風景、人物、情致、神韻,一齊活躍于紙上者,吾唯見朱希真小令。……《好事近》,題曰《漁父》,活畫一題中人,呼呼欲出。輕描淡寫,毫不費力,不見斧鑿痕,又無煙火氣,真可謂‘天然去雕飾’者矣。試讀‘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等句,是何等意境”(《詞學》下篇《融和情景》)。
【總案】 詞史上,自唐代張志和創造出“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漁父形象以后,經北宋俞紫芝、蘇軾、黃庭堅等人的唱和與強化,詞中的漁父形象就成了隱士的定型象征,漁父瀟灑閑適、自由浪漫的生活成為士大夫們理想化的生活境界。所以絕對不能把詞中的“漁父”認同于古代生活中以捕魚為生的勞動者,“漁父”只是士大夫們心目中隱士的替身。朱敦儒此詞中“搖首出紅塵”,擺脫人世一切羈絆,自由往來、任意醉飲、閑適垂釣的漁父形象,正是他所追求并親身履踐的人生態度的具象化,與《朝中措》中“放行總是煙霞”的自我形象具有同一精神風貌,因此也可以說這位“搖首出紅塵”的漁父是作者以漫畫般的筆法所作的自我寫照。筆調清新,輕描淡寫,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上下是新月”五字,構成天上月水底月相互映照,中間釣絲相連的動態的立體時空境界,韻味無窮。
上一篇:楊萬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萬花川谷望月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胡銓《好事近》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