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王實甫《西廂記》原文與翻譯、賞析
【越調·斗鵪鶉】玉宇無塵,銀河瀉影;月色橫空,花影滿庭。羅袂生寒,芳心自警。側著耳朵聽,躡著腳步兒行。悄悄冥冥,潛潛等等。
【紫花兒序】 等待那齊齊整整,裊裊婷婷,姐姐鶯鶯。一更之后,萬籟無聲,直至鶯庭。若是回廊下沒揣的見俺可憎,將他來緊緊的摟定,則問你那會少離多,有影無形。
【金蕉葉】猛聽得角門兒呀的一聲,風過處花香細生。踮著腳尖兒仔細定睛,比我那初見時龐兒越整。
張生自從見了鶯鶯之后,神不守舍,租下寺內塔院側邊西廂一間房,以便隨時可近芳澤。誰知即使同住一寺,也很難再見鶯鶯。他向和尚打聽,知道鶯鶯每夜到花園內燒夜香,便提前到花園去,在太湖石畔,墻角兒邊等著鶯鶯。這幾首曲就寫他去花園等鶯鶯的過程和他的心理活動。
【斗鵪鶉】 寫他悄悄去花園。【斗鵪鶉】 入越調,也入中呂宮,二者格律有小異。入越調者其格律為: 四四、四四、四四、三三、四四,共十句五韻,但韻腳可增。前六句兩兩相對。此處前四句寫夜景: 正當春夜,碧天無塵,銀河熠熠,月色朗朗,滿庭春花綠蔭,沐浴在月色之下。“玉宇” 比喻夜空,突出其晴朗無云。歷來詩人都喜歡將晴朗的夜空比作玉,如白居易詩 《清都夜境》: “寥天如碧玉,歷歷綴繁星。” 又如蘇軾詞 《行香子》: “澹娟娟,玉宇清閑。” 宋人謝逸詞 《西江月》:“蕭蕭玉宇風輕。” 等等。在這無塵的夜空,原本疏淡的銀河顯得格外明朗,將它的光焰瀉向人間。宋人李之儀詞 《鵲橋仙》: “纖塵不警,萬里銀河低掛。” 形容萬里無云的夜空,銀河似乎離人們更近了,更亮了,與這一句的意境相似。這兩句直接套用金人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 卷五之成句: “是夜,玉宇無塵,銀河瀉露。” 只更動一 “露” 字。“月色橫空” 句中,“橫空” 二字用得好,同樣寫其光芒,如果用明亮、明朗等詞,就不如用 “橫空” 為好,因為它不僅寫出其亮,而且寫出月光照亮天空,籠罩著整個大地,氣魄更大。前四句寫景,寫出四周的氛圍,也襯托出張生興奮的好心情。第五、六句則寫張生身心的體驗: 夜色如水的寒意,心里卻時時警覺,處處注意。這兩句互為因果,寒意使皮膚緊繃,心神緊張; 而心神緊張,又更覺空氣里冷颼颼的。畢竟他是偷偷地到花園窺視人家的閨閣千金,實屬有違禮教。“側著”、“躡著” 兩句,應是三字句,前兩字為襯字。寫他豎起耳朵凝神聽動靜,放輕腳步偷偷行,一副心虛的樣子。“悄悄冥冥,潛潛等等” 兩句更進一步形容他一路上躡手躡腳悄悄地走,警覺地走走停停。
【紫花兒序】 一曲是寫張生一面走,一面心中還縈繞著鶯鶯的芳影。時值一更以后,四周靜靜的無聲無息,他來到鶯鶯住的地方,等著那 “齊齊整整,裊裊婷婷” 的意中人。最有趣的是,他還想象著如果在回廊意外遇見心上人,“將他來緊緊的摟定”,問她為什么總是 “有影無形”,見不著人。張生其實是個老實酸書生,老夫人背恩棄義賴婚,鶯鶯反復無常翻臉,他都只好忍下,把自己弄得病懨懨地害相思。真在回廊遇見鶯鶯,他敢如何?但是在想象中不妨放大色膽,作如此這般的打算,這只說明他想鶯鶯想得風魔。“沒揣的” 意為冷不丁的、意外的。“可憎” 是對心愛人親昵的稱呼。
【金蕉葉】 寫他終于見到鶯鶯。他聽到 “呀” 的一聲,角門兒開了,接著一陣風吹來,送過細細、淡淡的花香,或許花香中還有那鶯鶯的芳香。然后他踮著腳尖(或許在太湖石后),看到了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不禁心花怒放。這一曲描寫很細膩: 先聞其聲,又嗅到香味,然后定睛見佳人,那佳人比前次見到的更加美!
明何良俊說: “王實甫才情富麗,真辭家之雄。” 明代又一作家凌濛初說: “《西廂》 為情詞之宗。” ( 《譚曲雜札》) 的確,《西廂》 通篇寫 “情”,對于戀愛中男女的感情、心理活動寫得十分細膩貼切,很耐咀嚼。以上三曲寫張生偷偷去窺視心上人,還想以才情打動對方的心。一路上的心情,既興奮又忐忑不安,渴望見面,又怕人發(fā)覺,這種矛盾的感覺實在非常奇妙。
上一篇:《西廂記》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西廂記》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