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夜飛鵲》·周邦彥
周邦彥
河橋送人處,涼夜何其。斜月遠墜余輝,銅盤燭淚已流盡,霏霏涼露沾衣。相將散離會,探風(fēng)前津鼓,樹杪參旗。花驄會意,縱揚鞭,亦自行遲。迢遞路回清野,人語漸無聞,空帶愁歸。何意重紅滿地,遺鈿不見,斜徑都迷。兔葵燕麥,向殘陽、欲與人齊。但徘徊班草,唏噓酹酒,極望天西。
這首詞調(diào),創(chuàng)自清真。寫離別情景,故能隨意馳聘,而又與音調(diào)協(xié)合,具聲樂美。上片寫昨夜送客情況,是追敘。下片寫送客歸來,是鋪敘,各臻妙境。
詞一起點地點時,“涼夜何其”,用《詩經(jīng)·小雅·庭燎》之“涼夜何其”之句,“其”為助詞,無實意。“斜月”三句寫涼夜景色,美而凄切,“霏霏涼露沾衣”,一“衣”字暗含有人送別、將別。“相將”句承上啟下,更點明了是離合。“探風(fēng)前津鼓,樹杪參旗”,“探”極為生動貼切,知道了渡口更鼓聲隨風(fēng)飄來,而仰望天空,樹梢上猶懸著獵戶星座(“參旗”為今獵戶星座)。“花驄會意,縱揚鞭,亦自行遲”,不言人之惜別,而寫馬識人意,故意被鞭策而遲遲其行,馬猶如此,人何以堪,是力透紙背的寫法。
下片寫送客歸來,以“迢遞”開頭,一連三句。河橋送客非遠處,何以“迢遞”言之,則來時雖送別,但有伴而來,叮嚀囑咐,自然不覺得就到了離別之處,現(xiàn)在客已走了,獨自歸來,“人語漸無聞,空帶愁歸”,這哪能不覺得路遠呢?寫人之別后感覺,入微而又深厚。“重紅滿地”,寫花落滿地,自然“遺鈿不見,斜徑都迷”。“兔葵”句,則是送行者歸來之所見。“殘陽”從送別歸來惆悵迷惘的時間看,又是一天將了,人的相思無有盡時。詞的結(jié)尾,再加深描繪其情景,一“但”字領(lǐng)起,也急轉(zhuǎn)急收,撫今思昔,只好“徘徊班草,唏噓酹酒,極望天西”。班草,是布草坐地。醉酒,是尊酒強歡。這是從江淹《別賦》之“左右兮魂動。親賓兮淚滋。可班荊兮贈恨,惟尊酒兮敘悲”化出,但更簡煉而多情。“望極天西”是徘徊、唏噓的繼續(xù),不使用感情色彩的字面,只是平平說出,實際上是悵望無窮。
這首詞,是“自將行至遠送,又自去后寫懷望之情,層次井井而意綿密,詞采秾深,時出雄厚之句,耐人咀嚼” (黃蓼園《蓼園詞選》)。
上一篇:史達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周密《夷則商國香慢賦子固凌波圖》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