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家仙仗在咸陽,洛水東流出建章。野老至今猶望幸,離宮秋樹獨蒼蒼。
【箋釋】
[萼嶺] 即轘轅山,在河南偃師東南。皇甫曾赴陽翟,應該經過此山。《元和郡縣圖志》卷五“河南府緱氏縣”:“轘轅山,在縣東南四十六里。《左傳》:‘欒盈過周,王使候出諸轘轅。’注曰:‘緱氏縣東南有轘轅關,道路險隘,凡十二曲,將去復還,故曰轘轅。’后漢河南尹何進所置八關,此其一也’。鄂嶺坂,在縣東南三十七里。《晉八王故事》曰:‘范陽王保于鄂坂。’后于其上置關。”
[洛水] 《元和郡縣圖志》卷五“河南府緱氏縣”:“洛水,西自洛陽縣界流入。” 建章,即建章宮。
[野老] 村野老人。南朝梁丘遲《旦發漁浦潭》:“村童忽相聚,野老時一望。” 望幸,謂臣民、妃嬪希望皇帝臨幸。《漢書》卷二四下《食貨志下》:“而郡國皆豫治道,修繕故宮,及當馳道縣,縣治宮儲,設共具,而望幸。”
【輯評】
《詩境淺說》續編:首二句言帝京所在,后二句,意謂長安棋局,萬事更新,安能再返虞淵之日,乃野老無知,猶望繼開元之盛,重駐翠華,而宮觀全非,惟有千章大樹,吟風映日而已。以少陵閱世之深,而曲江之金錢盛會,尚冀重逢,撫今追昔,人有同情。彼江頭野老,扶杖田間,空憶漢家仙杖,亦可悲矣。孝常詩,哲昆豐神頓減,然結體沉重,在大歷間殆以骨勝者。
【評論】
《中興間氣集·皇甫曾》:體制清潔,華不勝文。然“寒生五湖道,春及萬年枝”,五言之選也。其為士林所尚,宜哉。
《后村詩話后集》卷一:荊公選唐百家詩,于高適、岑參各取七十余首,其次王建、皇甫冉各六十余首。冉詩佳句如“殘雪入林路,深山歸寺僧”,如“那堪閉永巷,聞道選良家”,如“借問承恩者,雙蛾幾許長”,皆不在選中。冉弟曾,詩亦工,如“寒磬虛空里,孤云起滅間”,如“孤村明夜火,稚子候歸船”,如“三徑荒蕪羞對客,十年衰老愧稱兄”,皆精妙,亦不入選。余嘗謂,如兩皇甫、五竇,皆唐詩高手,野處洪公所謂竇氏《聯珠集》,恨未之見。
《后村詩話新集》卷六:皇甫曾《送人往荊州》云:“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送李中丞》云:“關河三晉路,賓從五原人。”七言云:“濕薪暖酒煙迷眼,鮮竹刻詩露拂衣。”兩皇甫詩,昔嘗略評之,補闕詩尤多,御史所作絕少,然亦多佳句。
徐獻忠《唐詩品》:皇甫兄弟仕道既同,才名亦配,渤海高生猶持不足之嘆,豈憐才之本意乎!侍御律調澄泓,聲文華潔,俯視當世,殆已飄然木末矣。雖紫霞碧落,未堪凌駕,亦何可少。
《石園詩話》卷一:愚謂孝常詩如“返照城中盡,寒砧雨外聞”,“斷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長”,“客散高樓上,帆飛細雨中”,“江湖十年別,衰老一樽同”,皆足以追逐乃兄。
上一篇:《晚至華陰》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送盧侍御赴河北》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