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歌·匪風》原文與賞析
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風飄兮,匪車嘌兮。顧瞻周道,中心吊兮。
誰能亨魚? 溉之釜鬵。 誰將西歸? 懷之好音。
這首詩寫游子思鄉之情。詩分三章,反復敘事抒情。
首章 “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是說北風呼呼刮起,大車奔馳如飛。回頭看那大道上,使人悲傷碎肝肺。
二章 “匪風飄兮,匪車嘌兮。顧瞻周道,中心吊兮。”意思與首章基本相同,反復詠嘆,以抒游子悲傷之情。
三章 “誰能亨魚?溉之釜鬵。誰將西歸?懷之好音。”是說,誰能烹煮魚,我來洗鍋去出力。誰要西回故鄉去?托他帶回好消息。“誰能亨魚?溉之釜鬵”兩句,是發自內心的強烈呼喚之辭,即希望通過主動為別人幫忙,以換得別人之助,這與下兩句 “誰將西歸?懷之好音”是緊密相連的。透過游子期盼有人西歸家鄉,捎信帶書報平安的心理活動,流露出深切的懷鄉之情。
詩人寫游子思鄉之情,是逐步深入的。開頭兩章只是寫北風呼嘯,塵土飛揚,冷氣襲人,先造成一種惡劣的環境,以烘托游子的悲涼心境。繼而回首瞻望大道上車輛疾馳,使自己忐忑不安,因而激起內心的悲傷,但為何悲傷,尚不曾揭示。直到末章才畫龍點睛地抒發游子思土懷鄉之情。詩人采用了篇末點題,也就是卒章顯其志的手法。隨著感情的逐步深化,使主題豁然而顯,起到了水到渠成的藝術效果。
一、二兩章頭兩句,寫景抒情,景為情設,情因景生,情景一體而又相得益彰。末章 “誰能亨魚?溉之釜鬵”之比,含蓄蘊藉,寓意深刻,味之不盡,恰到好處地表達了深切思鄉之情。
上一篇:《先秦民歌·北風》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清代民歌·粵歌·臺灣民歌》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