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添字采桑子 芭蕉》·李清照
李清照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這首詞寫女詞人異地懷念故土,思鄉情重。芭蕉夜雨碎人心;睡眠不得,賦此詞以寄意。
上片是抒寫白晝因見芭蕉的陰滿和舒卷而生的感觸。“誰種”,是不知種者何人,說明此詞寫于寄居之家。據《金石錄后序》: “在會稽卜居土民鐘氏舍。” 《后序》作于鐘氏舍,本詞也當為此時此地所作,暗示出寫作的時間。“陰滿中庭”,是說芭蕉長得茂盛,其陰遮滿了庭院的中央。這是寫白日所見。芭蕉葉初生時是卷著的,后舒展成葉片,“葉葉心心”是卷著時的狀態,葉葉都卷著個心; “舒卷有余情”,就是舒展成葉片時,也還存有卷心時的未盡之情。這象征著作者有懷舊思鄉之情。“心”與“情”相映,既是芭蕉之形,又是詞人之情,用字極巧。
下片進一步借景抒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霖霪”,連綿不斷的雨,點點滴滴,滴在芭蕉葉子上,好似滴在不能入睡者的心上,真是苦何如之!接下來寫,雨打芭蕉是南方的情況,從北方來的人,聽不慣,睡不著,真愁煞人了。“愁損北人”,這是極度不安的形象,也是極度懷鄉思歸的形象。那么,“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這是誰造成的?作者未言明,千百年后,讀者會有所思考。這正是這首詞的藝術魅力所在。
上一篇:辛棄疾《水龍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周邦彥《瑣窗寒寒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