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孤雁兒》·李清照
李清照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沉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里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恨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李清照曾經有過美滿的婚姻,幸福的家庭。丈夫趙明誠與她有著共同的志向和情趣,夫婦的感情極為深厚。靖康二年(1127),金人入侵,徽、欽二帝被擄,朝廷南遷,他們夫婦也流亡江南;建炎三年(1129)趙明誠在移官湖州途中,突然病故。從此,開始了女詞人國破家亡、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孤雁兒》這首詞就寄托了她對亡夫的深摯感情與凄楚的哀思。
詞前有小序云: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做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說明作者是借寫梅抒懷舊之思。詞的上片描寫床、帳、香爐等閨中常見事物,引入主人公凄冷的內心世界,暗示著她清雅、淡泊而又孤寂的生活。沉寂之中傳來了玉笛吹奏的梅花三弄的曲調,它驚破梅心,預示著春的訊息,也點燃了詞人深埋心底的生命之火。
下片回到現實。用蕭史吹笛與穆公女雙雙仙去的典故,傾訴了她昔日夫唱婦隨的幸福生活已成夢幻的刻骨哀痛。最后化用陸凱“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的典故作結點題:縱然折得梅枝,但仙凡杳隔,又如何傳遞!
全詞以梅為線索,以梅笛挑起相思之情,卻又因折梅花無從堪寄,無知己共賞而陷入綿長無際的長恨之中。實乃不俗。
上一篇:李清照《多麗詠白菊》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定風波暮春漫興》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