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驥
十年回首付沾襟, 斷甲沉沙齒齒深。
可惜使船如使馬, 不聞聲鼓但聲金。
人歌鬼哭都堪淚, 木落江空正獨吟。
遺老蕭條漸無語, 酒旗颭貼出蘆林。
柯茂謙
南宋末,賈似道把持朝政。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元分兵兩路南下滅宋,群臣上疏要賈似道親自領兵抗元。賈似道無奈,被迫出戰,但直遷延到次年二月始抵蕪湖前線。為這一仗,賈“抽諸路精兵十三萬以行,金帛輜重,舳艫相銜百余甲?!钡峙R陣不戰,反遣使赴元軍請降,請許宋朝稱臣納幣,元統帥伯顏不許。賈似道只得命孫虎臣領步兵七萬當先,夏貴領戰船二千五百艘橫列江上賈自領后軍屯于蕪湖西南約三十里的魯港。蒙古大軍夾岸而來,元將“巴延命舉臣炮擊虎臣軍,阿珠以劃船數千艘乘風直進,呼聲動天地”,孫虎臣大敗。后面的夏貴本來就怕孫虎臣有功,戰斗中不予支援,現見元軍打來,不戰而逃,水軍復又潰敗,“殺溺死者不可勝計,水為之赤”。賈似道自魯港乘小舟逃往揚州。經此一戰,宋水陸主力全部瓦解,直接導致了南宋的滅亡。
南宋滅亡后,不少節士都在詩中表現了對南宋滅亡的痛悼,對誤國權奸的憤恨。元時有杜清碧者將這些詩集為《谷音》二卷,這首即在選中。柯茂謙作此詩時,距魯港之敗已有十年。詩先從魯港之敗給自己造成的巨大精神痛苦寫起。雖已改朝換代,歷經十年,回首往事,仍不免熱淚沾襟。而又只能如此,可見痛苦而又無可奈何。如今憑吊當年戰場,但見破碎的鎧甲已半埋在水邊沙際?!褒X齒深”,謂這一片片斷甲,經過十年大浪淘沙,已漸次沉陷沙中,四周泥沙在河水沖刷下都已凹陷成了一個個的深痕如齒痕然。這些深陷沙中的斷甲,使人仿佛見到了當年士兵慘死的景象。這句用了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句意,而感情不同。杜詩是發思古之幽情,這句卻表現了詩人深深的悲痛。三四句斥賈似道不戰而逃的罪行?!笆勾缡柜R”極言船行之快,但冠以“可惜”二字,可知快船飛馳乃是逃竄。第四句,聽不到進攻的戰鼓,只聽到退卻的鑼聲,古時以鳴金作為收兵的信號,“金”,鑼也。時賈似道見前軍潰亂,未見元軍即鳴金收兵,元軍乘勢進攻,遂致慘敗。《南濠詩話》謂此“可惜使船如使馬,不聞聲鼓但聲金”二句“悲慘激烈,讀之可為流涕”,信然。五六句與三四句對照。其中第五句寫士兵,“人歌”寫生者為此慘敗而悲歌,“鬼哭”寫死者為冤死魯港而痛哭,詩人認為這一切都該載入史冊,用以慰生者,吊死者,撻權奸。第六句則謂詩人自己也在“木落江空”的深秋,獨行江畔,回首往事,心潮起伏。結尾寫魯港之敗的后果?!耙袄鲜挆l漸無語,酒旗颭颭出蘆林”,忠于大宋的遺民在元統治下已是越來越少,茍活者也不敢說話,只好躲入蘆葦蕩中的村酒店里借酒澆愁,以此景象對賈似道魯港誤國再次表示了強烈的譴責。
這首詩寫得激昂慷慨而又含蓄,尤其尾聯。為了增強譴責的力量,中四句把賈似道臨陣脫逃和士兵死難、詩人沉痛對照寫出。詩中既寫今日,又憶往昔,既有敘事,又有描寫議論抒情,穿插巧妙,渾然一體。
上一篇:秦惠民《魚服》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張敏《魯連臺》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