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王沂孫·掃花游》王沂孫
王沂孫
秋 聲
商飆乍發①,漸淅淅初聞,蕭蕭還住。頓驚倦旅。背青燈吊影,起吟愁賦。斷續無憑,試立荒庭聽取。在何許。但落葉滿階,惟有高樹。迢遞歸夢阻②。正老耳難禁③,病懷凄楚。故山院宇。想邊鴻孤唳④,砌蛩私語⑤。數點相和,更著芭蕉細雨。避無處。這閑愁、夜深尤苦。
注釋 ①商飆(biāo):指秋風。古代用五音和方位配春夏秋冬四時,商聲主西方屬秋,秋風故云商飆。②迢(tiáo)遞:遙遠的樣子。③老耳難禁:老來不堪聽取凄涼的秋聲。④孤唳(lì):指鴻雁孤鳴。⑤砌:臺階。蛩:蟋蟀。
鑒賞 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朝詔告天下尋訪隱晦之士,征辟南士,并責成各級官府嚴加督視。宋亡后一直隱居會稽的王沂孫在這一年被強征而起,出任慶元路學正。這一首《掃花游·秋聲》,便是他出任慶元任上,日夜思念故鄉并渴盼早日歸家的心跡流露。
馮延巳寫風,從視覺入手,“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謁金門》);此詞寫風,從聽覺入手,“商飆乍發”,秋風初起,耳邊聽到風的聲音,“淅淅”“蕭蕭”。風過竹林,風飄落葉,以有聲的字詞描摹無形的秋風。“乍發”“初聞”“還住”,六字承接而來,寫出詞人對秋風的敏銳感受?!邦D驚倦旅”,點出主題。人是“倦旅”,客居他鄉;時是秋季,一年將盡。“驚”字道出驟然聽見秋風時的心中驚動,與其在《齊天樂·蟬》中以“病翼驚秋”寫秋蟬,手法相似。
與秋風相遇,意味著一年將近尾聲,而人生又老去一歲。正如劉禹錫所言“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始聞秋風》),秋風讓人“頓驚”,讓人無法入眠。詞人只好“背青燈吊影,起吟愁賦”,“愁賦”承接“倦旅”而來,又進一步渲染出秋夜的凄涼與漂泊在外的疲倦和無奈?!皵嗬m無憑”,再點秋風。詞人獨自站在荒涼的庭院中,傾聽風聲。這時風過高樹,吹動落葉飄滿階梯,蕭瑟寂寥,寒意襲人。秋聲原本便意味著“摧敗零落”(歐陽修《秋聲賦》)。
詞的上闋,以簡練的字詞隱括了歐陽修的《秋聲賦》?!肚锫曎x》云:“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 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澎湃,如波濤夜驚……”在文意與遣詞上,此詞與《秋聲賦》非常相似。然而仔細體會,《秋聲賦》中的豪情為此詞中所沒有,而此詞中的客旅情懷,卻又為《秋聲賦》中所無。
下闋從《秋聲賦》中擺脫而出,直抒己情,起筆點明主題:“迢遞歸夢阻?!薄疤鲞f”表明與故鄉相距遙遠,“歸夢”表明渴盼回到家鄉,而“阻”字表面是寫秋風驚斷歸夢,內在含義卻是含蓄點出有外在阻力,橫亙在詞人與故鄉之間,讓他無法歸鄉。被強行征召出仕元朝的王沂孫,內心有多少難言苦楚,卻不能一一說明,只在這一二字詞中透露怨恨?!袄隙y禁,病懷凄楚”,兩個對句寫出秋風入耳時,自身衰老殘病的凄涼。轉筆卻寫“故山院宇”,以衰老之身,思故山家園,沉痛并入幽懷。“想”字以下四句,均為遙想故園的情景。然而故園亦無樂景,秋聲所襲,竟也是“邊鴻孤唳,砌蛩私語。數點相和,更著芭蕉細雨”。邊塞孤鴻的凄厲鳴叫,階下幽蟲的竊竊私語,秋雨點滴落在芭蕉葉上,這種種秋聲相和,故園此刻想必也是院宇荒涼、一片凄清。從此刻的荒庭到夢中的故園,從“難禁”到“相和”,秋聲無處不在?!氨軣o處”道出欲逃避而不能的無奈。歇拍語明意婉:“這閑愁、夜深尤苦?!?/p>
此詞明寫“秋聲”,實寫“閑愁”。借用歐陽修《秋聲賦》的模式,卻是為了抒發一己的羈旅憂愁。在元代統治下,身為南人的王沂孫只能隱約地表達自己對故國的眷念,對出仕元朝的無奈和不滿。大約三年之后,王沂孫終于卸任官職,重歸故里。在回鄉之后寫作的《醉蓬萊·歸故山》中,他再次寫到了秋聲:“一室秋燈,一庭秋雨,更一聲秋雁?!边@幾句中的寂寥凄黯與《掃花游》中的遙想是何其相似。也許早在他身不由己出仕元官之時,內心就開始沉浸在悔恨與自責中,這份悲哀無處不在,秋聲不過是他訴說的媒介。(黃阿莎)
集評 清·許昂霄:“不似竹山羅列許多秋聲,命意與歐公一賦仿佛相似。但從客旅情懷說來,倍覺愴然。‘頓驚倦旅’主意。‘但落葉滿階,惟有高樹’。歐公所謂聲在樹間也?!脒咗櫣隆木?,借以作波,亦如歐公賦末用‘蟲聲唧唧’也。”(《詞綜偶評》)
清·陳廷焯:“前半摹仿歐陽公《秋聲賦》,后半則自寫身世飄零之感。寫出許多愁景,攪人秋思?!?《云韶集》卷九)
松濤散仙圖 【明】謝彬 項圣謨 吉林省博物館藏
上一篇:《兩宋詞·蜀中妓·市橋柳》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黃庭堅·瑞鶴仙》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