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鎖窗寒①·王沂孫》
趁酒梨花,催詩柳絮,一窗春怨。疏疏過雨,洗盡滿階芳片。數東風、二十四番,幾番誤了西園宴。認小簾朱戶,不如飛去,舊巢②雙燕?! ≡?。雙蛾淺。自別后,多應黛痕不展③。撲蝶花陰,怕看題詩團扇。試憑他、流水寄情,溯紅不到春更遠。但無聊、病酒厭厭,夜月荼蘼院④。
①鎖窗寒,詞牌名?! 、诔玻B窩,鳥巢?! 、埙?,青黑色。古代化妝的一種顏料?! 、茌鞭拢糯囊环N植物,有毒。
這是一首表達詞人哀思憂苦、悲情厭煩情緒的作品。言辭之中流露著對女子花影妙美的身姿依戀,滲透著別離愁緒、思念之苦。
詞的上片寫道:“趁酒梨花,催詩柳絮,一窗春怨?!弊髡呷牍P便用詞不凡,刻畫的景色特點突出,酒意中梨花飄飛,魅力之中另有傷感無限。作者在心境茫然中,注目柳絮飄飛的氛圍,詩怨填滿心胸,傷春之情油然而生?!笆枋柽^雨,洗盡滿階芳片”,冷雨疏疏落落,將滿地的落紅芳華沖洗干凈,青春流逝的愁緒愈加濃烈?!皵禆|風、二十四番,幾番誤了西園宴。認小簾朱戶,不如飛去,舊巢雙燕”,作者通過抒寫東風情緒,心境似曾相識,想到雙燕翻飛,勾起了自己對故土佳人的無限思念。
“曾見。雙蛾淺。自別后,多應黛痕不展”,作者緊接上片思路,追思昨日佳人形象,產生不盡傷感,今昔對比,充滿著愁容倦態,這也是國家傾頹現狀的抒寫?!皳涞?,怕看題詩團扇。試憑他、流水寄情,溯紅不到春更遠”,作者通過“撲”“怕”幾個典型的詞,表達思念之痛,傳遞傷感之懷。在流逝的春水中,寄托無窮的感傷之情。“但無聊、病酒厭厭,夜月荼蘼院”這最后一句,作者集中而概括地表達情懷:對生活百無聊賴,對前途失望灰心,神情是病病懨懨,心中是醉態朦朧,無望地面對世界,在凄清的夜色中,明月高懸令人心中愈加孤寂難眠,陰郁而不暢的氣息彌漫整個空間。
作者在詞作中,始終表達的是一種凄婉哀涼的情思。在古今追思中,故國、佳人、美景交錯映現,巧妙地運用精彩傳神的語詞,表達胸臆??v觀全片,感覺作者的用詞上獨有精到之處,形象互現的構思給詞作增添魅力。
●鎖窗寒,又名《瑣窗寒》。見周邦彥詞,因有“靜鎖一庭愁雨”及“故人剪燭西窗語”句,取以為名。此調正體為雙片九十九字,上片十句四仄韻,下片十句六仄韻。
●荼蘼的文學寓意。荼靡,一種薔薇科的草本植物,春天之后,往往直到盛夏才會開花。因此人們常常認為荼靡花開是一年花季的終結。蘇軾詩:“荼靡不爭春,寂寞開最晚?!比巫君S詩:“一年春事到荼靡。”這每一字句,都是這夏天最后一抹花語的詮釋?!都t樓夢》中也有關于荼蘼的一段。《紅樓夢》中《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回,曹雪芹用以花喻人的手法暗示幾個人物的命運,其中就有荼蘼?!伴_到荼蘼”的意思就是花已凋謝,一切結束?!肚瀹愪洝罚骸拜鞭略话茁桑蚤_白花也。”毛滂《南歌子·席上和衢守李師文》云:“綠暗藏城市,清香撲酒尊,淡煙疏雨冷黃昏。零落荼蘼花片損春痕。潤入笙簫膩,春余笑語溫。更深不鎖醉鄉門。先遣歌聲留住欲歸云?!?/p>
借美人表達故國之思是詞人慣用的手段。
賀新郎
夢冷黃金屋。嘆秦箏、斜鴻陣里,素弦塵撲。化作嬌鶯飛歸去,猶認紗窗舊綠。正過雨、荊桃如菽。此恨難平君知否,似瓊臺涌起彈棋局。消瘦影,嫌明燭。 鴛樓碎瀉東西玉。問芳蹤、何時再展,翠釵難卜。待把宮眉橫云樣,描上生綃畫幅。怕不是、新來裝束。彩扇紅牙今都在,恨無人解聽開元曲??昭谛?,倚寒竹。
這是一首抒發亡國之痛的詞。作者言辭曲折,意境幽深,極盡吞吐之勢。
詞作開首描寫一位貌美不凡的佳人,“黃金屋”用陳阿嬌事來渲染驚艷絕倫。言語間流露故宮凄涼之意。接下來寫見到自己曾經的樂器蒙上了厚厚的灰塵,不禁感慨萬千。一個“嘆”,化實景為虛景,表達心境之悲涼。后句令人心中升騰懷舊惜春之感。夢魂化鶯,表達作者想像不凡。筆力奇幻。金屋冷寂之境、秦箏孤苦之景,化作嬌鶯情境。景物描寫,虛實交錯。“此恨難平君知否,似瓊臺涌起彈棋局”,瓊臺,指玉石所作的彈棋枰。詞人以玉制之彈棋局形容心中難平之恨,極度迷茫?!按撕揠y平”指出積憤難抑,心中困惑。結句借寫消瘦的形貌,表達一種悲涼的心境。
下片開頭用杯碎酒瀉比喻宋代王朝的覆亡。寫和美人的分離,喻指和故國的永別。佳人遠離,戀情仍依舊,但仍希望能重睹風采。接后的問句表達熱切渴望,顧盼等待佳人相見。然佳人蹤跡何在?何其渺茫?!按褜m眉橫云樣,描上生綃畫幅。怕不是、新來裝束”,作者顧慮重重,準備把那追憶的容顏描繪在生綃畫幅上,想來還是宮人舊時的裝束吧。這里代指故國的形象,表達思念故國佳人之情?!安噬燃t牙今都在”,彩扇紅牙是歌舞時用具,目睹舊時之物俱在,如今物是人非,百感交集,知音難覓,獨自傷懷?!昂逕o人解聽開元曲”,作者心境灰涼,曲筆抒懷。末句借用竹的高風亮節表現自己堅貞不渝的品德。
這是一首憂傷中飽含婉約風格的作品。詞中景情相生,借夢抒懷,使境界迷離。以美人為精神化身,始終表達著故國之思。
“美人”或“佳人”是中國古代文學中出現最頻繁的原型意象之一,她包含三重境界:“美人”意象的文化原型是巫覡,以“美人”喻君或君子構成源遠流長的象征藝術傳統,“美人”回歸女性本體,成為審美觀照的美的對象。這三重境界使“美人”成為古代最具魅力和藝術表現力的意象。這兩首詞中的美人顯然指故國,當然后者更明確。
試憑他、流水寄情,溯紅不到春更遠。
化作嬌鶯飛歸去,猶認紗窗舊綠。
上一篇:宋詞《釵頭鳳·唐琬》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雨霖鈴·柳永》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