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千秋歲引 秋景》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1。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臺風,庾樓月,宛如昨2。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它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閑卻3!當初謾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4。夢闌時,酒醒后,思量著5。
【釋】
1.別館,客館。砧(音zhen):搗衣石,這里指搗衣的聲音。畫角:古代一種管樂器,形如竹筒,本細末大,用竹木或皮革制成,因外形繪彩,故稱畫角。發聲凄厲高亢,軍中用以報昏曉。
2.楚臺風:語本宋玉《風賦》:“楚王游于蘭臺,有風颯至,主乃披襟以當之曰:‘快哉此風’”。庾樓月:語本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晉庾亮在武昌,與諸佐吏殷浩之徒,乘夜月共上南樓,據胡床詠謔。”
3.風流:風流韻事,指文人詩歌吟詠,琴棋書畫這類的活動。
4.華表語:語本《續搜神記》:“遼東城門有華表柱,有鶴集其上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來歸;何不學仙冢累累!”這里指重新相聚的誓言。
5.夢闌:夢醒。
【譯】
凄清的旅舍,
在一座孤城中坐落,
遠處傳來搗衣的砧聲,
時時雜著幾聲凄厲的畫角。
一派秋聲、秋色,
悄然溶入了這寥落的城廓。
東歸的燕子從海上離去,
南來的鴻雁向沙頭飛落。
宋玉筆下的楚臺快哉之風,
《世說新語》所載
庾亮欣賞的南樓之月,
美麗的景色依稀如昨。
可嘆我被那些世俗名利束縛,
可嘆那些良辰美景,
風流雅事、自在生活,盡被耽擱!
當年華表柱上的鶴語白白留下,
我終于誤了秦樓密約。
此時正是夢殘時,
酒醒后,
寂寞一人思量著。
【評】
此詞與《金陵懷古》正是兩種氣象、兩種筆法,前者雖有懷古的深沉,卻有政治家雄心勃勃的胸襟籠蓋,后者卻是飽經滄桑之后老者的反思。歷史的幕景恍然如昨,而今天所面對的卻是一種勘破紅塵的心境。詞人兩次使用“無奈”,使人有“意致清迥,倏然有出塵之致”(清·黃蘇《蓼園詞選》)。
上一篇:謝逸《千秋歲》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黃庭堅《南鄉子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