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滿江紅①·汪莘》
唐宋諸公,誰道得、梅花親切。到和靖先生詩出②,古人俱拙。寫照乍分清淺水,傳神初付黃昏月③。盡后來、作者斗尖新,仍重疊④。
離不得,春和臘。少不得,煙和雪。更茅檐低亞⑤,竹籬輕折。何事西鄰春得入,還如東閣人傷別⑥。總輸他、樹下作僧來,離言說⑦。
①滿江紅,詞牌名。 ②和靖先生,即林逋(967~1029),北宋詩人。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隱居西湖孤山,終身不仕,未婚娶,以種梅養鶴自娛,人稱“梅妻鶴子”,卒謚“和靖先生”。詩作常用細碎小巧的筆法來寫清苦而又幽靜的隱居生活。有《林和靖詩集》。 ③傳神,描繪人或物生動逼真,能夠表現出人的神態或物的質感。“寫照”二句,作者隱括和靖先生《山園小梅》中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④“盡后”二句,和靖先生之后的一些詠梅詩,往往沿習、重復前人的,缺少新意。斗尖新,斗,競賽之意;尖,過人之處;新,不是陳陳相因的舊套。 ⑤低亞,低垂。 ⑥“還如”句,化用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詩句:“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東閣,閣名。 ⑦離言,離別時說的話。
這是一首詠梅詞。
詞的上片盛贊和靖先生的詠梅之作。開篇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將唐宋諸公與和靖先生之作進行對比。和靖先生之前,唐詩宋詞之中,詠梅之作不勝枚舉。那生動的詩句,使人讀之親切。然而和靖先生的《山園小梅》問世之后,唐宋諸公的作品就都顯得遜色了。和靖先生的詠梅詩,充滿了新意,將傳神之筆賦予黃昏的天色之中,清澈的淺水使梅花更加清新。“盡后來、作者斗尖新,仍重疊”指出和靖之后的作品,盡管作者們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可很少有創新之作,仍是前人的重復。《山園小梅》真可謂是詠梅的絕世之作,簡直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作者在盛贊之中,表達了作者對和靖先生的崇敬之情。
詞的下片寫梅花盛開的環境。“離不得,春和臘。少不得,煙和雪”梅花有臘梅、春梅之分。梅花盛開之時,雪與之為伴,煙霧與之親密,一片盛潔,充滿了詩意。“更茅檐低亞,竹籬輕折”此句讀之,自然會使人想到“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詩句,茅檐、竹籬,白雪、幽香,讓人感到清新,令人充滿遐想。然而在這如詩如仙的意境中,也讓人感到了寒意,離別之痛增添了寒冷。“總輸他、樹下作僧來,離言說”朋友相聚固然讓人欣喜,而今要分別,更加使人悲傷,讓人傷感。梅花樹下,竊竊私語,都是離別之音。在此,作者借梅花盛開的意境,表達了自己的傷感之情。
綜觀全詞,作者通過對比的手法、清新的語言、他人的詩句盛贊了梅花與和靖,表達了自己的敬佩與傷感之情。
茅檐、竹籬,這是典型的寫農村景物的意象,想到這些,在農村生活的人或者有著農村生活經歷的人自然倍感親切,文人們也借此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陸游的《鵲橋仙》:“茅檐人靜,蓬窗燈昏,春曉連江風雨。”
●滿江紅,參見第182頁相關介紹。
●“到和靖先生詩出,古人俱拙”。和靖先生的《山園小梅》的具體內容是:“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不用敲著檀板唱歌,執著金杯飲酒來欣賞它了。詩的獨特之處是,意在詠梅,而全詩無一梅字,卻又在字里行間無處不見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堪稱絕唱。宋人歐陽修說:“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宋人王十朋則用詩贊曰:“暗香和月人佳句,壓盡千古無詩才。”
梅花是報春的使者,讓人看到了新的希望。然而此時,寒冷還在。張先在“飄盡寒梅”時節,也寫了一首《滿江紅》,表達了傷感之情。
滿江紅
張先
飄盡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覺。漸迤邐、水明山秀,暖生簾幕。過雨小桃紅透,舞煙新柳青猶弱。記畫橋,深處水邊亭,曾偷約。 多少恨,今猶昨;愁和悶,都忘卻。拼從前爛醉,被花迷著。晴鴿試鈴風力軟,雛鶯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錦繡鬧妝時,東風惡。
這是一首追念夕日戀情之作。
詞的上片寫作者偷約之時的環境。寒梅飄盡,早春將至,這一切似乎連最殷勤、最愛熱鬧的粉蝶游蜂也未曾察覺。一個“笑”字,暗示出有心人先萬物而感到了春意。漸漸地水藍了,山綠了,大地回春,人家開始感到融和的暖氣;浴雨的桃花初放,色澤尚未殷紅;縈煙的新柳才青,長條還很纖細。就在這樣美好的初春里,詞人與所愛之人初遇,并且有過難忘的私下相會。畫橋深處,水邊小亭,尋春的人們可以去與小桃新柳相見,也可以在這里期待著初戀的情人。這樣美好的背景,已暗示出當時約會的美妙。
詞的下片寫現在的傷感。往日歡愛已經逝去,只留下永無窮盡的懷念,使自己沉湎于猶新的記憶中;常常因為醉心于舊日的美好情境,而忘卻了眼前的愁恨凄涼。“拼從前爛醉,被花迷著”作者感嘆自己那時常心甘情愿地痛飲以至于爛醉,為的是既被容貌所迷,更為出色的歌才傾倒:她的歌聲,像晴空的鴿鈴,在柔和的春風中蕩漾;像嬌小的雛鶯,在薄寒的春林里弄舌。但這些已經成為過去,可是作者似乎不忍把話說死,有意寫下“但只愁,錦繡鬧妝時,東風惡。”讓人想象與回味。
綜觀全詞,作者運用比興手法,抒情與回憶融為一體,結構錯綜變化,表達了作者的無限傷感之情。
何事西鄰春得入,還如東閣人傷別。
過雨小桃紅透,舞煙新柳青猶弱。
上一篇:宋詞《滿江紅·朱熹》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滿江紅·陳亮》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