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六丑·周邦彥》薔薇謝后作
薔薇謝后作
正單衣試酒①,恨客里、光陰虛擲。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②。一去無跡。為問花何在③,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④。釵鈿墮處遺香澤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⑥。多情為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槅⑦。東園岑寂⑧。漸蒙籠暗碧⑨。靜繞珍叢底⑩,成嘆息。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B11。殘英小、強簪巾幘B12。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B13。漂流處、莫趁潮汐。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B14。
①試酒,宋代習俗,每年農歷三月末或四月初品嘗新酒。 ②春歸如過翼,春天的逝去如鳥兒飛過那樣迅速。春歸,即花謝。翼,鳥翅,這里指鳥。 ③為,替我。 ④楚宮傾國,這是以古代楚王宮里的美人比喻薔薇花。 ⑤“釵鈿(diàn)”句,指花瓣散落,狼藉滿地。釵鈿,首飾。 ⑥“亂點”二句,描寫花謝以后翻飛散落的景象。桃蹊、柳陌,指桃樹、柳樹下面的小路。 ⑦“多情”三句,有哪個多情者來惋惜薔薇的凋謝呢?只不過是些蜂蝶罷了。蜂媒蝶使,蜂和蝶經常在花叢中飛舞,故被認為是花兒的媒人和使者。時叩窗槅(ɡè),指繁花凋謝后蜂蝶時常輕叩窗子,像是在尋覓,又像在惋惜。槅,窗格子。 ⑧東園岑寂,指繁花落盡以后,花園里由一片暗碧代替了萬紫千紅。岑寂,即寂靜。 ⑨漸,正、正是。蒙籠暗碧,茂密的綠葉,像是籠罩上幽暗的輕霧。 ⑩“靜繞”句,指花瓣掉在花叢之下。珍叢,指薔薇花叢。 “長條”三句,用擬人的手法,寫薔薇有刺,像是故意勾住人的衣服,戀戀不舍,別情無限。 強(qiǎnɡ)簪巾幘(zé),勉強把殘花插在帽上。 “終不”三句,殘花終究不及插在頭上的那支搖曳多姿的花兒那樣惹人喜愛。欹(jī)側,傾斜。 “恐斷紅”二句,用紅葉題詩之典故,借指飄零的花瓣,除遭人踐踏、委身泥土之外,總有一些隨水漂流,萬一那上面也有傳情的詩句,趁潮汐而去得無影無蹤,再不為人所覓,豈不更為可惜?
這是一首傷花惜春詠物詞,在花中作者寄寓了自己身世之感。
詞的上片作者傷花已謝,傷春已逝。第一層,寫花未見花。“單衣”點明了季節;“試酒”忙里得閑,終于可以享受春光了,但為時已晚。“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作者惆悵,怨恨自己“客里光陰虛擲”,如今“春暫留”只是希望而已。第二層,見花已凋謝。“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一場狂風暴雨,傾國傾城的絕色名花,一掃而光。作者仍在尋覓,看到的卻是“釵鈿墮處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第三層,花敗蜂蝶伴。玉碎香消,有誰憐惜,只有蝶與蜂。它們屢叩窗槅,以此為佳人送葬。作者用生花之筆,一波三折,寫出自己的惆悵,讓讀者為之唏噓。
詞的下片正面點題,人花互依。作者清晨起來,步入東園,看著暗沉的碧葉,繞著無花的薔薇,踽踽獨行,憑吊薔薇,發出輕輕的嘆息。人有情,花也有義。“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一個含苞待放的花蕾引起了作者的注意。摘下來,簪在頭巾上。然而,“殘英小、強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盡管如此,作者想到,“漂流處、莫趁潮汐。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作者從落花想到花片,從花片想到“題葉”,又由“題葉”想到潮水,由潮水又想到情人。真是極盡開合變化之能事,讀之讓人感動。
綜觀全詞,作者對一些富有特征性的細節,進行鋪敘展衍,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將春光、春花、美人連在一起,表達了自己惜花悼春之情。
春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而花又是春的象征。在文學作品中,傷春不僅是傷春天的逝去,而且也是傷年華的消逝。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周邦彥在詞中將春、花與美人連在了一起,既表達了對春花、春光逝去的慨嘆,更有對年華已逝、懷才不遇的傷感。
●六丑,詞牌名,六種調式組合在一起。全篇一百四十字,前片八仄韻,后片九仄韻,周邦彥首創。
周密《浩然齋雅談》記載:北宋末年,汴京有個著名的妓女李師師,有一次在徽宗皇帝跟前唱了一支很動聽的曲子,而曲子的名字竟連這位精于音律的皇帝也不知道,于是就問師師:這支曲子叫什么名字?是誰寫的?李師師答道:周邦彥寫的《六丑》。后來在宋徽宗召見周邦彥的時候談起了此事,還特意問曲子的名字為什么叫六丑,周邦彥回答:“此犯六調,皆聲之美者,然絕難歌。昔高陽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此比之。”
●詩詞作家常從薔薇得到靈感,因此多有關于薔薇的佳句。李白“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韓愈“榆莢車前蓋地皮,薔薇蘸水筍穿籬”。白居易“霄漢風塵俱是系,薔薇花委故山深”。“朱門深鎖春池滿,岸落薔薇水浸莎”。杜牧“不用鏡前空有淚,薔薇花謝即歸來”。李商隱“庭前唯有薔薇在,花似殘妝葉似衣”。“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鸚鵡對紅薔薇”。賈島“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庭君始知”。溫庭筠“芍藥薔薇語早梅,不知誰是艷陽才”。
“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用了“紅葉題詩”的典故,使得《六丑》含蓄不盡,余韻悠然。
題紅葉
韓氏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一二句,詩人借對流水的責問,表現了深宮里的生活百無聊賴、自己青春虛度的痛楚。三四句,詩人借對紅葉的祝福,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整首詩手法含蓄委婉,借對紅葉的祝愿,表達了自己的期盼。
唐宣宗時,學士于祐在御溝旁散步,看見一片紅葉,上面題有這首詩,就從水中取出,收藏在巾箱內。后來,于祐娶了一位被遣送出宮的韓姓宮女。一天,韓女見到這箱子中的紅葉,嘆息道:“當時偶然題詩葉上,隨水流去,想不到收藏在這里。”真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詞人在這里化用紅葉題詩的典故,表達了對美人的思念與渴望。
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上一篇:宋詞《側犯·周邦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減字木蘭花·呂本中》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