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齊己
不肯吟詩不聽經,禪宗異岳懶游行。
他年白首當人間,將底言談對后生?
《唐詩紀事》載:“僧齊己,有詩名。”(卷七十五)他不僅編過《玄機分別要覽》一卷,而且還寫過論詩律的《詩格》(一卷),可見他對詩既有創作實踐,又有理論研究。
這首絕句,通過對小僧的說戒(“戒”為梵文的意譯,即禁制、戒律之意),實際上是以禪喻詩。
齊己戒小師,系針對小和尚的行為而發的。“不肯吟詩不聽經”,小和尚不認真讀書。他“不肯”吟詩和聽經,無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禪宗異岳懶游行”,“懶”于到佛家名剎勝地去求教,進一步表現了他學習的疲懶和怠惰。小師不明學習的重要性,也就激發不出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也就不向書本學習,不向名師求教。
由小師的表現引出了告誡之語:“他年白首當人間,將底言談對后生?”今日的“小師”,浮浪度日,他年成了白頭“老師”,又將以何言對后生小輩呢!齊己這里雖然還只以有“言談對后生”的要求告誡小師,顯得比較消極,其實從他佛家的觀點說,也就是無學識,無道悟,不能擔負起傳道布教的責任。如果我們從此得到關于一般學習的啟示,那就是如果不讀書、不實踐,厭于學,懶于行,則無助于生活,無益于社會,愧對自身,愧對后生。乘著青春年少,應該想到學、樂于學,并勤學、苦學,從而才能充實自己,提高才干,有利于事業,不僅在同輩人相比中覺得于心無愧,對后生輩也足可以身說法。
齊己戒小師雖為佛家語,可他仍跳不脫現實生活和人生問題的思考。正因為如此,他這“清潤平淡”、“高遠冷峭”(胡震亨《唐音癸簽》(對齊己詩評語)對我們也就有了啟示意義。
上一篇:《戲答諸少年·[唐]白居易》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折楊柳(節選)·[唐]李端》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