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一剪梅①·劉仙倫》蝶戀花李清照
唱到陽關第四聲②。香帶輕分。羅帶輕分③。杏花時節雨紛紛④。山繞孤村。水繞孤村。 更沒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滿,空有啼痕。一般離思兩銷魂⑤。馬上黃昏。樓上黃昏。
①一剪梅,詞牌名。 ②陽關,古曲《陽關三疊》的省稱。亦泛指離別時唱的歌曲。第四聲,有人研究唐宋的唱法,提到有疊唱,所以常聽到“陽關三疊”“陽關四疊”,而根據蘇東坡所稱,疊唱法,是第二、三、四句各唱兩次,因此真正唱時,第四句是“勸君更進一杯酒”。 ③“香帶”二句,古人送別有解衣帶相贈的習俗,這兩句就是這種習俗的寫照。 ④“杏花”句,作者化用唐代詩人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 ⑤離思,離別后的思緒。銷魂,形容傷感或歡樂到極點,若魂魄離散軀殼。在這里指傷心到極點。
這是一首寫離別相思的情詞。
詞的上片主要寫離別之時的景與行。作者是性情中人,在離別的酒席上,詞人放聲高歌,一個“陽關第四聲”,表達了作者不忍分別之情。“香帶輕分。羅帶輕分”唱者情深意濃,聽者又何嘗不是這樣呢!輕解香帶、羅帶,兩情相悅,卻要面對分離的殘酷現實。此時此刻,天、地、山、水也仿佛在為兩個相愛之人的分別感到痛心無比。“杏花時節雨紛紛。山繞孤村。水繞孤村”天上細雨紛紛,地上杏花依依,它們在為兩個人的分別傷心;孤獨的山村被山包裹,被水環繞。然而,它們能夠阻斷山路,卻不能拆散兩顆相愛的心。在此,作者景為情寫,情由景生,情與景交融在一起。
詞的下片寫分別之后的相思與憂愁。離別之酒分外的苦,離別之酒杯格外的重,讓人不想端,沒有心情端,當然也很難端起。“春衫香滿,空有啼痕”衣衫上芳香還在,哭痕還在,只是心愛之人已經遠去。“一般離思兩銷魂。馬上黃昏。樓上黃昏”送別之后,一個獨立小樓眺望,一個在孤寂馬背上回首,“一般離思兩銷魂。”而這銷魂,源自聽了陽關曲的第四聲。“勸君更進一杯酒。”更是因為喝了離別的斷腸酒。
綜觀全詞,作者隱括前人的詩詞,為我所用,構成了一幅孤獨、寂寞的畫面,從而渲泄出詞人對離愁別緒的無可奈何。
《漢書·藝文志》云:“《書》曰:‘詩言志,歌永言。’故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時,詠其聲謂之歌。”放歌高唱是人們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方式。陽關是人們離別時所唱的曲子。無論是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還是劉仙倫的“唱到陽關第四聲”乃至李清照的“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詩句中的陽關意象,都是作者不忍分別情感的寫照。
●一剪梅,參見第260頁相關介紹。
●陽關是陽關三疊的簡稱。陽關三疊究竟是怎樣疊呢,其說法不一,這里介紹幾種。
白居易最早給陽關三疊詩題作過注,而且他在《對酒五首之一》中說:“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取陽關第四聲。”白居易的看法:“陽關三疊”只疊第三句,不是后三句。
蘇東坡在《東坡志林》里說:“余在密州,有文勛長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陽關,其聲婉轉凄斷,不類向之所聞。每句唱而第一句不疊,乃知唐本三疊概如此。”可以看出東坡的看法是疊了后三句。
《中國音樂詞典》又有一種說法:疊的是最后一句。“《陽關三疊》,唐代歌曲,今存琴歌譜歌詞,據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一詩,并有所發展,詩中有‘西出陽關無故人’句,又重復三次,故名《陽關三疊》。唐宋以來曾有多種唱法,現存琴譜有三十多個版本,共六種類型。”
大家對陽關三疊看法雖然不同,但“疊”的作用應該說是一樣的。
●“杏花時節雨紛紛”。這是杜牧的詩句,也是清明時節的景色特點,更是人們心情的反映。古人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很多。例如:“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三月里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細雨、杏花,是自然之物,自然之景,但文人們常常以此為憑借,表達自己的情感。
蝶戀花
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這首詞寫于宣和三年(1121)秋天。作者借自青州赴萊州途中的感受,表達詞人希望姐妹寄書東萊、互相聯系的深厚感情。
詞的上片主要寫分別的場面。作者開篇直陳送別場面的難舍難分。詞人抓住姊妹送別的兩個典型細節“淚”和“脂粉”來加以渲染,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自己無限的傷感。熱淚縱橫,還無法表達姊妹離別時的千般別恨,萬種離情,似乎唯有發之于聲,方能道盡惜別之痛。“千千遍”極力渲染離別場面之難堪。接著詞人的筆觸在結尾處一折,紛亂的思緒又轉回現實。臨別之際,姊妹們說此行路途遙遙,山長水遠,而今自己已行至“山斷”之處,不僅離姊妹們更加遙遠了,而且又逢上了蕭蕭夜雨,淅淅瀝瀝,自己獨處孤館,更是愁上加愁。
詞的下片作者抒寫當時的心境。臨別之際,由于極度傷感,心緒不寧,以致在餞別宴席上喝了多少杯酒自己忘了,就連酒杯的深淺也沒有印象。盡管如此,作者并沒有忘了當時的主題:告慰姊妹們,東萊并不像蓬萊那么遙遠,只要魚雁頻傳,音訊常通,姊妹們還是如同廝守在一起。在此作者已不僅僅表現的是離情別緒,更表達了詞人深摯感人的骨肉手足之情。
綜觀全詞,筆力健拔、恣放,心理描寫細膩,表達了姐妹之間的深情。
一般離思兩銷魂。馬上黃昏。樓上黃昏。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上一篇:宋詞《齊天樂·姜夔》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一剪梅·李清照》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