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定西番》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漢使昔年離別②,攀弱柳③,折寒梅④,上高臺⑤。千里玉關春雪,雁來人不來⑥。羌笛一聲愁絕,月徘徊⑦。
【注釋】
①《定西番》:唐教坊曲,《金奩集》入“高平調”。用為詞調始見《花間集》。② “漢使”句:追述漢朝使節往年的離別。漢使,指張騫?!稘h書·張騫傳》:“騫以郎應募,使月氏,出隴西,凡西域之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烏孫諸國,先后皆走?!睆堯q死后,西域人常懷念。這里是借對張騫的懷念,表達邊疆人民懷念朝廷使節之情。③攀弱柳:“柳”與“留”諧音,故古人有折柳贈別,以表依戀不舍之意?!度o黃圖》:“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④折寒梅:折梅贈遠人。《荊州記》:“宋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一枝,并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一枝春,指一枝春梅。⑤上高臺:指征夫游子,常登高臺,遙望故鄉。《樂府詩集·臨高臺》:“齊謝眺千里常思歸,但言臨望傷情而已。”⑥“千里”二句:千里之外,玉門關一帶還是春雪紛飛,雁已來而人未見。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北。⑦羌笛二句:聞羌笛一聲,愁思欲絕,月下獨徘徊。羌笛:樂器,原出古羌族,故稱。唐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br>
【評點】
這首詞是調本意的發展,寫西域人對于平定西域諸國的張騫的懷念。征人駐守玉門關外,出塞的使者要經過此地,他們便成了聯系家鄉親人與塞外征人的信使。
上片以家鄉父老親人的口吻,寫昔年送別使者的情景。折柳贈別為古時習俗,使者要離開了,親人們折下柳枝相送,表達對親人依依思念的情感。折下寒梅,托使者帶給遠方的征人,使者雖已走遠,他們還登上望鄉臺。
下片則是以征人的口吻,寫白雪皚皚,冰天雪地,多么盼望帶來家鄉的消息。然而大雁歸來人不來,那哀愁的心情讓人為之動容?!墩蹢盍钒г箘尤?,再徒然一轉,以 “月徘徊”三字作結,含蓄蘊藉。愁絕之人在月下徘徊,其離愁鄉思無限悠遠。
其二
海燕欲飛調羽①,萱草綠,杏花紅,隔簾櫳②。
雙鬢翠霞金縷,一枝春艷濃③。樓上明月三五,瑣窗中④。
【注釋】
① “海燕”句:燕子將要起飛時,先要理一理它的羽毛。海燕,燕子。古時以為燕子從海上飛來,故稱。調羽,指整理羽毛。② “萱草”三句:萱草碧綠,杏花緋紅,都在簾櫳之外。③ “雙鬢”二句:雙鬢戴著碧霞色的玉石和金絲制成的首飾,看上去好像春天里一朵盛開的鮮花。④ “樓上”二句:樓上正是十五明月高照之時,瑣窗中之人,濃妝對圓月,別有情思。
【評點】
這首小令描寫新妝初罷的少女形象。
上片開頭一句用海燕初飛興起少女新妝,給人一種輕盈明麗的感覺。接著用 “萱草綠”、“杏花紅”二句刻畫少女新妝時的美好環境,烘托了少女開朗而歡快的情緒,使之活動于草綠花紅的畫面中,為下片突出人物鋪墊了背景。一個 “隔”字用得神妙,詩人與春光分離,仿佛有什么羈絆使她還不能沖出簾櫳而融身于美好的春光之中。
下片寫妝后少女的光麗形象?!半p鬢”二句突出妝飾的艷麗,用以比喻少女如花,與李白 《清平調》中 “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意境相似。后二句將少女置于月圓之夜。這時,少女的情懷并未寫出,她究竟有何感觸呢?給讀者以思索的余地?!艾嵈爸小?三字,豈不是透露出淡淡的清凄之感么?
其三
細雨曉鶯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羅幕翠簾初卷,鏡中花一枝①。腸斷塞門消息,雁來稀②。
【注釋】
① “羅幕”二句:指美人初起,簾幕初卷,對鏡自照,美如花枝。其中“鏡中”句言曉妝后,在鏡中見,人如花美。②“腸斷”二句:飛雁不傳塞外征人的信息,思念之情令人斷腸。腸斷,表示極度悲切?!妒勒f新語·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焙笏煲阅c斷形容極度悲傷。江淹《別賦》:“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比T,指塞外關口。顏延年《赭白馬賦》:“簡偉塞門,獻狀絳闕?!崩钌谱ⅲ骸叭?,紫塞也。有關,故曰門?!贝薇豆沤褡ⅰ罚骸扒刂L城,土色皆紫,漢塞亦然,故稱紫塞?!?br>
【評點】
這首小令抒寫少婦對征人的懷念。
上片泛寫晚春景色和人物形象,把春景與人面自然地結合起來。“柳如眉”,既寫了春柳,又寫了人面?!罢嗨肌保憩F了在暮春環境中人物的活動。
下片轉入具體刻畫。簾幕初卷,美人初起,以應 “曉鶯”。晚妝對鏡,如花一枝,以應“人似玉”。“腸斷”二句,以應 “相思”,結構緊湊,渾然一體。少婦的濃濃相思情給讀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溫庭筠·定西番》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薛昭蘊·女冠子》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韋莊·歸國遙》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