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江城子①·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②。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③。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①江城子,詞牌名。 ?、凇拔鞒恰比?,寫看見早春柳絲輕柔,觸動自己的離恨,因而流淚不止。“西城”系虛指地點?! 、凵厝A,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即韶光。
此詞是秦觀飄渺迷離、凄婉瑰麗風格的代表之作。詞的內(nèi)容抒寫暮春別恨。詞之上片由“西城楊柳弄春柔”的描寫,引起對往事的回憶,抒發(fā)暮春傷別之情;下片直接抒發(fā)流年似水、青春易逝的感傷,實質(zhì)寄托著詞人身遭遠謫、行將離京的愁緒。
“西城楊柳弄春柔”,在春風中擺弄著柔枝的西城楊柳,牽動起詞人傷離怨別的憂愁,令人潸然淚下。他追憶往昔與知交好友在金明池畔飲酒賦詩,備極歡娛。然而如今卻“人不見,水空流”,無限惆悵之感溢于言表。貌似寫景,實則有深意。因為這柳色,通常能使人聯(lián)想到春天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傷別。“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種柔情,“弄”字則有故作撩撥之意。以下寫因柳而有所感憶:這楊柳不是任何別的地方的楊柳,而是靠近水驛的長亭之柳,所以當年曾系歸舟,曾有離別情事在這地方發(fā)生。話別情景記憶猶新,可是眼前呢,風景不殊,人兒已天各一方了?!八樟鳌比直磉_的惆悵是深長的。
下片抒發(fā)流年似水、青春易逝的感傷,實則寄托著詞人身遭遠謫、行將離京的愁緒?!吧厝A不為少年留”是因為少年既是風華正茂,又特別善感的緣故,所謂說“恨悠悠,幾時休?”兩句無形中又與前文的“淚難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說不登則已,“一登”就在這楊花似雪的暮春時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边@是一個極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在一下子將從篇首開始逐漸寫出的淚流、水流、恨流匯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盡地向東奔去,使人沉浸在感情的洪流中。歇拍三句,更將這深濃的愁緒具象化為春江之淚,進一步宣泄肝腸寸斷的痛苦。
●江城子,即《江神子》。參見第106頁相關(guān)介紹。
●孫兢《竹坡老人詞序》云:“蘇東坡辭勝乎情,柳耆卿情勝乎辭,辭情兼勝者,唯秦少游而已。”《四庫全書目提要》亦稱秦詞“情韻兼勝,在蘇、黃之上”。所謂“辭情兼稱”“情韻兼勝”,即是指秦觀善于運用流暢清晰的章法、婉麗蘊藉的字法以及悅耳動聽的音韻,情景交融,意境相諧,將內(nèi)心積郁的感傷情懷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傳說:一日,秦觀打聽到蘇小妹要到廟里敬香,他就喬裝成一個道士,提前到廟里等候。當蘇小妹來到廟里剛一下轎,秦觀急忙上前,佯裝化緣,吟出上聯(lián):“小姐多福多壽,愿發(fā)慈悲?!碧K小妹見化緣的是一個年輕道士,心中有些不快,一邊向廟里走,一邊吟道:“道士何德何能,敢求布施?!鼻赜^聽罷,覺得蘇小妹對得不錯,遂起迎娶之心。人在痛苦的時候,常常憶起曾經(jīng)歡樂的情景,也許愁緒可以得到暫時的排解,但也許舊愁未了,又添新愁。
望海潮
秦觀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東風暗換年華。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鲌@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此詞不止于追懷過去的游樂生活,還有政治失意之慨嘆寓含其中。通過寫初春景物,既指眼前自然界的變化,又指人事滄桑、政局變化。換片“西園”三句,從美妙的景物寫到愉快的飲宴,時間則由白天到了夜晚,足見當時的盡情歡樂。把過去寫得愈熱鬧就愈襯出“蘭苑”二句,暗中轉(zhuǎn)折,逼出“重來是事堪嗟”,點明懷舊之意,與上“東風暗換年華”相呼應。追憶前游,是事可念,而“重來”舊地,則“是事堪嗟”,感慨至深。今天酒樓獨倚,只見煙暝旗斜,暮色蒼茫,既無飛蓋而來的俊侶,也無鳴笳夜飲的豪情,極目所至,已經(jīng)看不到絮、蝶、桃、柳這樣一些春色,只是“時見棲鴉”而已。這時候,宦海風波,仕途蹉跌,也使得詞人不得不離開汴京,于是歸心也就自然而然同時無可奈何地涌上心頭。
此二詞都有柳的意象:“柳”“留”二字諧音,經(jīng)常暗喻離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三句表現(xiàn)了柳永對戀人的思念?!傲倍喾N于檐前屋后,常作故鄉(xiāng)的象征:“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笔惆l(fā)了李白對故鄉(xiāng)的無限牽掛。“柳”絮飄忽不定,常作遣愁的憑借:“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p>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上一篇:宋詞《江城子·石孝友》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江神子·蘇軾》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