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
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
乘馬班如, 泣血漣如。
這是《易經》中作為卜筮用的卦辭,也可以說是我國古老的歌謠。
這首歌謠反映了當時的婚姻習俗。每句末的“如”都是語辭,無實義,相當于后來的“兮”、“些”。“屯邅”,謂處于困難之境。《后漢書·荀或傳論》:“方時運之屯邅,非雄才無以濟其溺。”這里是說騎著馬來的人,遇到阻力,進展很不順利。“乘馬班如”,“班”通“般”,盤旋的意思。來人前進不了,只有策馬盤旋。這是因為部族的人把來人當成了盜寇,所以就阻止他的行進。那里知道他不是來掠奪財物的,而是來娶親的。那男子挾了女子騎在馬上盤旋,女子涕泣漣漣。
很顯然這樁婚姻不是兩廂情愿的,而是男方來搶婚。因此才把來人誤認為“寇”,女子才那么傷心地“泣”。但這卻也生動地反映了遠古時代的婚姻制度,給我們見到了極為形象的一幕。
上一篇:《鳳凰臺上憶吹簫·李清照》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古怨·孟郊》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