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王勃·滕王閣詩》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詩人在676年,去交趾探父,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與閻都督宴會,即席作《滕王閣序》,在《滕王閣序》末尾附了這首詩。這首詩概括序的內容,詠嘆初唐時皇子們恃寵驕淫、互相傾軋、圖謀不軌而少有善終的歷史現象。
原文
滕王高閣臨江渚,珮玉鳴鸞罷歌舞①。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②。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③。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④。
注釋
①臨:面對。江:指贛江。渚:水邊。珮玉鳴鑾:珮玉響,鸞鈴鳴,表示人走車行。罷歌舞:滕王走了,歌舞也停了。珮玉,玉珮,玉制飾品。鑾,鑾鈴。 ②畫棟二句:意為滕王去后滕王閣的畫棟和珠簾唯有早上的南浦云和傍晚的西山雨相伴,一片冷落荒涼。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一說指閣南的江岸。西山,在南昌市西北,又名南昌山。 ③閑云句:天空中的白云倒映在潭水中,天天悠然飄浮。物換:一年四季景物的變化。 ④帝子:滕王。檻:閣的欄桿。長江:指贛江。空自流:以江水寂寞徒自流去來襯托昔日的笙歌曼舞和今日的冷落,余意無窮。
賞讀
詩的首聯是對滕王閣的總寫。第一句從空間角度寫出滕王閣不凡的氣勢。第二句從時間角度寫滕王閣的盛衰變化。首聯實質上說樓依舊,人已去,把盛衰無常的人生感慨隱含于其中。頷聯句接著寫滕王閣的寂寞:它長年累月只和云雨相伴。“朝”“暮”二字對舉,寫出了滕王閣的冷清,“飛”“卷”二字補寫出滕王閣的高聳,它把南浦、西山一覽無余。頸聯句表達的意思與三四句基本相同,但更側重從時間角度,抒發作者風物更換、斗轉星移的感慨。結尾二句抒發作者物是人非的感慨:建造樓閣的帝子如今不知在何處,只有長江在無情奔流。
這首詩空間與時間幾經轉換,卻始終環繞一個中心。多次出現表示時間、空間的詞語,卻使人毫無疊床架屋的感覺。采用換韻方式,用對偶句結尾,顯出王勃過人的才力。
上一篇:《先秦詩歌·屈原·湘君》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漢魏六朝詩歌·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