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詩歌·陰鏗·晚出新亭》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借描寫黃昏時分離開新亭(今南京市南)時的所見江景,抒寫離愁別緒,在藝術表現手法上極具特色。清人沈德潛說這首詩格調“俊逸”、“高亮”,有唐人五律的氣魄。
原文
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
潮落猶如蓋,云昏不作峰。
遠戍唯聞鼓,寒山但見松。
九十方稱半,歸途詎有蹤?
賞讀
“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開頭兩句,寫出了長江浩浩蕩蕩,一瀉千里的氣派。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置身于這遼闊壯觀的背景之中。托物興懷,為全詩定下蒼涼的基調。“離悲足幾重”,把離別的悲苦與江水波浪放在一處,重重疊疊,極有層次地表現“離悲”。
“潮落如車蓋,云昏不作峰”,漲潮時的景象,浪潮如蓋,氣象千變萬化,平時暮靄沉沉,云霞萬里,可此時江上之云,昏沉一片,沒有變化成山峰的形狀,暗示詩人心潮不平,情緒波動。
“遠戍唯聞鼓,寒山但見松”,詩人滿懷悲愁,但仍能聽見遠方的戍鼓之聲,使人感到心驚膽戰,頓感周圍有戰時的肅殺之氣。眼望寒山,但見青松挺立,蒼涼而悲勁。又加上“惟”和“但”的修飾,更強調了孤獨的感覺。
“九十方稱半,歸途詎有蹤”,這兩句抒發情感,詩人深知前途艱險,而且料到歸程無期,將離與歸聯系起來,表現了無盡的哀愁,結尾處一波三折,又呼應開頭,有言盡而意猶存之妙。
這首詩場面闊大,融入主觀情感,達到情景交融的完整意境。語句對仗工整,平仄諧調,已初具唐人五音律詩的規模了。
上一篇:《宋詞·楊萬里·曉出凈慈寺①送林子方》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