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觀潮①上葉丞相②
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鼙鼓。截江組練③驅(qū)山去,鏖戰(zhàn)未收貔虎④。朝又暮。悄慣得⑤、吳兒⑥不怕蛟龍怒。風(fēng)波平步,看紅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
憑誰問,萬里長鯨吞吐,人間兒戲千弩⑦。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⑧東去。堪恨處,人道是⑨、子胥怨憤終千古。功名自誤。漫教得陶朱⑩,五湖西子,一舸弄煙雨。
【注釋】
①觀潮:指觀賞錢塘江潮。此詞作于淳熙二年(1175),時稼軒在臨安任倉部郎官。
②葉丞相:名衡,字夢錫,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市)人。紹興十八年進(jìn)士。此時任右丞相兼樞密使。
③組練:軍隊。
④貔虎:傳說中一種兇猛的野獸,后來多用以比喻兇猛的勇士。
⑤悄慣得:猶言“習(xí)以為常”。
⑥吳兒:泛指錢塘江畔的青年漁民。
⑦人間句:據(jù)《宋史·河渠志》載:五代吳越王錢曾在杭州候潮門外布置士兵用強弩數(shù)百射潮頭,想止住潮水以便筑堤。
⑧白馬素車:典出枚乘《七發(fā)》:“其少進(jìn)也,浩浩皚皚,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
⑨堪恨二句:春秋時,吳王夫差不聽老臣伍子胥的勸諫,與越王勾踐講和,后又聽信奸臣伯的讒言,賜給伍子胥屬鏤劍,令其自殺。傳說子胥死后,冤魂不散,年年在錢塘江驅(qū)水作潮。
⑩陶朱:指春秋時越大夫范蠡。《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載:范蠡助勾踐滅吳之后,棄官而去,浮海出齊,止于陶,做生意發(fā)了財,自稱陶朱公。五湖西子:又一傳說:范蠡于滅吳后帶上美人西施,乘舟遁入五湖。
【評點】
陳人杰《沁園春·浙江觀瀾》:尤奇特,有稼軒一曲,真野狐精。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前半敘述觀潮,未見警動。下闋筆勢縱橫,借江潮往事為喻。錢王射弩,固屬雄夸,即前胥后種,泄怒銀濤,亦功名自誤,不若范大夫知機(jī),掉頭煙霧也。詞為上葉丞相而作,其蒿目時艱,意有所諷耶?
上一篇:杜《摸魚兒(湖上)》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昂英《摸魚兒(送王子文知太平州)》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