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孟浩然·歲暮歸南山》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孟浩然四十歲入長安應試落第,心情很苦悶。他詩名遠揚,又得到王維、張九齡為之延譽,卻難免落第的命運。詩人極度懊喪之下,想直接上書皇帝,又很猶豫。此詩即為在這種情況下寫來。詩表面上寫自責,實為怨天尤人。
原文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①。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②。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③。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墟④。
注釋
①北闕:古人皇宮北面的城樓,是臣子們待朝或上書之處。上書:上奏章表示政見、請求任用。敝廬:謙稱,指自己的家園。 ②不才:無才。本是謙詞,這里實際是詩人的憤激之辭。疏:疏遠。 ③青陽:春天。《爾雅·釋天》:“春為青陽。”歲除:一年過去。除,去。這句意為一年將過去,春天逼近了。 ④永懷:長久地思慮。虛:空,寂靜。
賞讀
首聯(lián)中“北闕休上書”是殘酷的現(xiàn)實,詩人美好的盼望可以直接上書皇帝。可事實證明他太天真了。在此情況下道出了“北閣休上書”,正是詩人明白自己希望落空情況下的自艾之言,所以要“南山歸敝廬”。
三四句具體回述失意的緣由。“不才明主棄”有反語又不盡是反語。詩人有大志,亦有“一座嗟伏”的詩才,是無才嗎?可見有才不被人識,不識之人便是“明主”,可見“明主”亦不明,另外“明主”確是諛美之詞,可見其求仕之心不死。而“多病故人疏”更是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引薦不力,卻言是自己“多病”而疏遠故人;“窮”、“病”相通,借“多病”說“途窮”而言世態(tài)炎涼;因“故人疏”而不使“明主”明察自己。此聯(lián)有哀傷,有怨情,感情豐富。
求仕心切,宦途渺茫,鬢發(fā)已白,功名未就,詩人怎能不急,此乃五六句寫出的詩人的心境。
最末兩句寫出詩人思緒縈繞,焦慮難堪之情。“松月夜窗虛”看似寫景,實是抒情:補充上句中“不寐”,情景合一,余味無窮。“虛”字更是妙,溶進院落空虛、夜的空寂、仕途的空虛,心緒的空虛。
這首詩表看言自己才疏智短,本該歸隱。實則是詩人以風涼話的形式講出的怨天尤人之語。句句意思含蘊豐富,層層傳達,句句語涉數(shù)意,構成悠遠渾厚的藝術風格。
上一篇:《唐詩·韓愈·山石》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近現(xiàn)代詩歌·龔自珍·己亥雜詩》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