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洪昇傳奇《罵賊》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外扮雷海青抱琵琶上)武將文官總舊僚,恨他反面事新朝。綱常留在梨園內,那惜伶工命一條。自家雷海青是也。蒙天寶皇帝隆恩,在梨園部內做一個供奉。不料祿山作亂,破了長安,皇帝駕幸西川去了。那滿朝文武,平日里高官厚祿,蔭子封妻,享榮華,受富貴,那一件不是朝廷恩典? 如今卻一個個貪生怕死,背義忘恩,爭去投降不迭,只圖安樂一時,那顧罵名千古! 唉,豈不可羞?豈不可恨? 我雷海青雖是一個樂工,那些沒廉恥的勾當,委實做不出來。今日祿山與這一班逆黨,大宴凝碧池頭,傳集梨園奏樂;俺不免乘此到那廝跟前,痛罵一場,出了這口憤氣,便粉骨粹身,也說不得了。且抱著琵琶,去走一遭也呵。
【仙呂村里迓鼓】雖則俺樂工卑濫,硁硁愚暗。也不曾讀書獻策,登科及第,向鹓班高站,只這血性中,胸脯內,倒有些忠肝義膽。今日個睹了喪亡,遭了危難,值了變慘,不由人痛切齒,聲吞恨銜。
【元和令】恨仔恨潑腥膻莽將龍座淹,癩蝦蟆妄想天鵝啖,生克擦直逼的個官家下殿走天南。你道恁胡行堪不堪?縱將他寢皮食肉也恨難劖。誰想那一班兒沒掂三! 歹心腸,賊狗男。
【上馬嬌】平日家張著口將忠孝談,到臨危翻著臉把富貴貪,早一齊兒搖尾受新銜,把一個君親仇敵當作恩人感。咱,只問你蒙面可羞慚?
【勝葫蘆】眼見的去做忠臣沒個敢。雷海青呵,若不把一肩擔,可不枉了戴發含牙人是俺! 但得綱常無缺,須眉無愧,便九死也心甘。(下)(凈引二軍士上)
【中呂引子】【繞紅樓】搶占山河號大燕,袍染赭,冠戴沖天。凝碧清秋,梨園小部,歌舞列瓊筵。
孤家安祿山,自從范陽起兵,所向無敵。長驅西入,直抵長安。唐家皇帝,逃入蜀中去了。錦繡江山,歸吾掌握。(笑介)好不快活,今日聚集百官,在凝碧池上,做個太平筵宴,灑樂一回。內侍每! 眾官可曾齊到? (雜)都在外殿伺候。(凈)宣過來。(軍)領旨。(宣介)主上宣百官進見。(四偽官上)今日新天子,當時舊宰臣。同為識時者,不是負恩人。(見介)臣等朝見,愿主上萬歲萬萬歲。(凈)眾卿平身,孤家今日政務稍閑,特設宴在凝碧池上,與卿等共樂太平。(四偽官)萬歲。(軍)筵宴完備,請主上升宴。(內奏樂,四偽官跪送酒介)(凈)
【中呂過曲】【尾犯序】龍戲碧池邊,正五色云開,秋氣澄鮮。紫殿逍遙,暫停吾玉鞭。開宴,走緋衣,鸞刀細割;揎錦袖,犀盤滿獻。(四偽官獻酒再拜介)瑤池下,熊羆鹓鷺,拜送酒如泉。
(凈)內侍每,傳旨喚梨園子弟奏樂。(軍)領旨。(向內介)主上有旨,著梨園子弟奏樂。(內應奏樂介)(軍送凈酒介)(合)
【前腔】【換頭】當筵,眾樂奏鈞天。舊日霓裳,重按歌遍,半入云中,半吹落風前。希見,除卻了清虛洞府,只有那沉香亭院。今日個仙音法曲,不數大唐年。
(凈)奏得好。(四偽官)臣想天寶皇帝,不知費了多少心力,教成此曲。今日卻留與主上受用,真乃齊天之福也。(凈笑介)眾卿言之有理,再上酒來。(軍送酒介)(外在內泣唱介)
【前腔】【換頭】幽州鼙鼓喧,萬戶蓬蒿,四野烽煙。葉墮空宮,忽驚聞歌弦。奇變! 真個是天翻地覆,真個是人愁鬼怨。(大哭介)我那天寶皇帝呵! 金鑾上百官拜舞,何日再朝天?
(凈)呀! 什么人啼哭?好奇怪! (軍)是樂工雷海青。(凈)拿上來! (軍拉外上見介)(凈)雷海青,孤家在此飲太平筵宴,你敢擅自啼哭,好生可惡! (外罵介)唉,安祿山! 你本是失機邊將,罪應斬首,幸蒙圣恩不殺,拜將封王。你不思報效朝廷,反敢稱兵作亂,穢污神京,逼遷圣駕,這罪惡貫盈。指日天兵到來誅戮,還說什么太平筵宴! (凈大怒介)唉,有這等事! 孤家入登大位,臣下無不順從,量你這一個樂工,怎敢如此無禮! 軍士,看刀伺候! (二軍作應拔刀介)(外一面指凈罵介)
【撲燈蛾】怪伊忒負恩,獸心假人面,怒發上沖冠。我雖是伶工微賤也,不似他朝臣靦靦,安祿山,你竊神器,上逆皇天,少不得頃刻間尸橫血濺。(將琵琶擲凈介)我擲琵琶將賊臣碎首報開元。
(軍奪琵琶介)(凈)快把這廝拿去砍了! (軍應拿外砍下)(凈)好惱好惱! (四偽官)主上息怒,無知樂工,何足介意? (凈)孤家心上不快,眾卿且退。(四偽官)領旨。臣等恭送主上回宮。(跪送介)(凈)酒逢知己千鐘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怒下)(四偽官起介)殺得好! 殺得好! 一個樂工,思量做起忠臣來,難道我每吃太平宴的倒差了不成?
【尾聲】大家都是花花面,一個忠臣值甚錢! (笑介)雷海青,雷海青! 畢竟你未戴烏紗識見淺!
三秦流血已成川(羅隱),為虜為王事偶然(李山甫)。世上何人憐苦節(陸希聲),直須行樂不言旋(薛稷)。
(據影印稗畦草堂家刻本)
《長生殿》圍繞李、楊愛情這根主線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廣闊的社會背景。 如十出《疑讖》、十五出《進果》、二十六出《獻飯》、三十八出《彈詞》和這(二十八)出《罵賊》等都是。我們分析《罵賊》應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安祿山造反和唐王朝的矛盾性質問題: 是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還是帶有民族矛盾的性質?安祿山原為唐朝臣子,但因楊國忠激變,結果起兵造反。劇本十七出《合圍》、二十三出《陷關》透露了安祿山造反,帶著民族矛盾性質。在十七出中,安祿山的唱、白,透露了他“夙懷大志,久蓄異謀”。[紫花撥四]“雙眸覷破番和漢,掌中兒握定江山,先把這四周圍爪牙迭辦。”他出鎮范陽以后,“且喜跳出樊籠,正好暗圖大事。”而且早有準備:“俺家所轄,原有三十二路將官,番、漢并用,性情各別,難以任為腹心。因此奏請一概俱用番將,如今大小將領,皆咱部落。(笑科)任意所為,都無顧忌了。”二十三出《陷關》又寫安祿山以“清君側”為名帶兵造反,一路勢如破竹。他至此已打破潼關,“乘機打破兩京,奪取唐室江山,可不遂了我平生大愿”! 第二,安祿山搶占長安,自號大燕皇帝,“搶占江山號大燕”,“錦繡江山,歸我掌握”,已經不是地方割據性質了。據以上兩點,我們認為《罵賊》出具有民族矛盾性質,雷海青罵賊是伸張民族正氣。他罵安祿山“恨子恨潑腥膻莽將龍座淹”,“腥膻”就是指的異族。又劇中四偽官說白:“臣想天寶皇帝,不知費了多少心力,教成此曲(指《霓裳羽衣曲》)。今日卻當與主上受用,真乃齊天之福也。”這些喪心病狂認賊作父的話,也是明指安祿山已代替了唐王朝的統治,所以唱“今日個仙音法曲,不數大唐年”了。《罵賊》這一出戲,在思想上伸張了民族正氣,鞭撻了人面獸心投降變節之徒。平日里高官厚祿,讀書登科者,卻多是“背義忘恩,貪生怕死”之徒。“雖則俺樂工卑濫,硁硁愚暗,也不曾讀書獻策,登科及第,向鹓班高站,只這血性中、胸脯內倒有些忠肝義膽。今日個睹了喪亡,遭了危難,值了變慘,不由人痛切齒,聲吞恨銜”。雷海青不怕粉身碎骨,把琵琶擲向亂臣賊子,表現了“浩然正氣”,不愧為“掀天揭地”的男子漢,顯示了人的價值(“可不枉戴發含牙人是俺”)。而那些向逆臣屈膝投降的“歹心腸,賊狗男”,只能是禽獸,是鬼蜮。雷海青上場辭“綱常留在梨園內,那惜伶工命一條”,可說是《罵賊》這出戲的主骨。雖然,由于時代局限,他所提出的“綱常”二字還含封建性,實際上,這里的綱常,卻是一個民族氣節問題。“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當國家民族存亡危急之秋,誰是忠臣,誰是叛徒,是最容易分清楚的。
在藝術特色上,則是冷嘲熱諷,正反相形,有力地鞭撻了那些投降變節貪生怕死的無恥之徒。中國戲曲中人物的唱詞,大都是他們的內心獨白,因此借人物之口為他們自己寫照,這是一種常用的藝術手段。此出中如四偽官云:“今日新天子,當時舊宰臣。同為識時者,不是負恩人。”“識時務者為俊杰”,以圖富貴而投降變節為識時務者,而“不是負恩人”。通過人物的言行去自己揭露自己的丑惡行為,真乃絕妙的諷刺。又如[尾聲]四偽官唱“大家都是花花面,一個忠臣值甚錢! (笑介)雷海青,雷海青! 畢竟你未戴烏紗識見淺!”對照上面這些偽官們自稱為“識時務”,這里又笑為正義而犧牲者為“識見淺”,那么什么是“識時務”是“識見淺”,真是不言而喻了。
上一篇:詩歌·袁枚詩《馬嵬》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戰國策·《趙策》三《魯仲連義不帝秦》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