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慈恩寺塔
往事悠悠成浩嘆,
浮生擾擾竟何能。
故山歲晚不歸去,
高塔天晴獨自登。
【前解】
不著邊際,斗然發(fā)唱,真是登塔神理。一,“成浩嘆”,妙!便攝盡過去;二,“竟何能”,妙!便攝盡未來。三、四,承之,不惟不是高興,兼亦不是遣興;不惟無勝可攬,兼亦無涕可揮,此為唐人氣盡之作也。
林下呼群秋草鹿,
溪邊踏葉夕陽僧。
吟余卻起雙峰念,
曾看庵西瀑布冰。
【后解】
五,只是寫秋。六,只是寫夕。言歲則已秋,日則又夕,雙峰、故庵,便使力疾速去,又是瀑布成冰時候矣!
登慈恩寺塔
往事悠悠成浩嘆,
浮生擾擾竟何能。
故山歲晚不歸去,
高塔天晴獨自登。
【前解】
不著邊際,斗然發(fā)唱,真是登塔神理。一,“成浩嘆”,妙!便攝盡過去;二,“竟何能”,妙!便攝盡未來。三、四,承之,不惟不是高興,兼亦不是遣興;不惟無勝可攬,兼亦無涕可揮,此為唐人氣盡之作也。
林下呼群秋草鹿,
溪邊踏葉夕陽僧。
吟余卻起雙峰念,
曾看庵西瀑布冰。
【后解】
五,只是寫秋。六,只是寫夕。言歲則已秋,日則又夕,雙峰、故庵,便使力疾速去,又是瀑布成冰時候矣!
上一篇:金圣嘆《登安陸西樓》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登故洛陽城》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