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詩中涼州在今甘肅武威。詩人在此客居,因“多故人”,詩人常與友相聚飲宴,這首詩便是描寫這種飲宴場面之作。
原文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①。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fēng)蕭蕭兮夜漫漫②。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③。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④。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⑤。
注釋
①七里:據(jù)史載,涼州城南北七里,東西三里。十萬家:夸張說法,有二萬二千多家。不達在當(dāng)時,一個邊城也很繁盛了。解:懂得。 ②腸堪斷:形容琴聲極度哀怨。漫漫:漫長。 ③河西幕:指河西節(jié)度使幕府。故人:舊友。岑參多年在邊廷,故多舊友。 ④花門樓:一說指花門山,在今寧夏西北,這里代指涼州附近的山。豈能句:意為不能如此到老,應(yīng)爭取盡快立功為國增光。 ⑤大笑:比喻歡樂,稱心。
賞讀
這首詩寫涼州夜景,重在突出邊塞風(fēng)光,寫飲宴,則重在抒發(fā)自己的雄心壯志。
首聯(lián)寫涼州月色。出句寫初升之月,“彎彎”之“月”剛剛升起,只“掛”在“城頭”。對句寫升入中天之月,“城頭月出照涼州”,月升中天,銀光鋪瀉灑滿涼州城,月光朦朧,古城幽深。起句便創(chuàng)設(shè)一個清新別致的意境。
隨著月光照耀,詩人清晰的看出了“七里十萬家”的涼州全貌,在詩人眼中,涼州城的氣派極為壯闊。詩人接著寫出涼州城的居民能歌善舞,多半會彈奏琵琶。這座涼州城不但籠罩在月光之中,而且浸淫在音樂之中,為這所重鎮(zhèn)增添了浪漫情調(diào)。
五、六句寫詩人聽到琵琶聲的感觸,覺得這個西北重鎮(zhèn)空曠風(fēng)勁,對邊鎮(zhèn)風(fēng)情的體悟更加深刻。
以上六句借用民歌手法,采用頂針句法極力敘寫西域邊鎮(zhèn)的風(fēng)土人情,為下文寫飲宴做了環(huán)境鋪墊。
既有“多故人”在“河西幕中”,自然作別不同一日,所以說“別來三五春”。故人相聚,自然有許多感慨,看著“花門樓”前的枯草,感嘆時光易逝。寫出時不我待,不能相互觀望守貧終老的感慨。表明詩人和故友們都想抓緊時間建功立業(yè)。這既像老友間的勸勉之詞,又像詩人暗發(fā)誓言。雖然當(dāng)時身老位卑,但是詩人還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狀貌發(fā)出“一生大笑能幾回”的豪邁之語。因此詩人豪邁樂觀的欲尋一醉,借斗酒來顯示詩人的樂觀態(tài)度。“斗酒相逢須醉倒”,把詩人與諸判官夜集的氣氛推向高潮。
這首詩由月照涼州寫起,在表現(xiàn)邊塞風(fēng)光的同時,鮮明地暗示出當(dāng)時社會的安定,人民生活的幸福。詩以寫聚宴為醉而結(jié)。在慨嘆中言情抒志,句意豪邁樂觀,充滿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
上一篇:《宋詞·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宋詞·楊萬里·初入淮河四絕句》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