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楊萬里·初入淮河四絕句》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淳熙十六年(1189)十二月,楊萬里奉命去迎接金廷派來的“賀正使”(互賀新年的)使者,當楊萬時里率領船隊離開洪澤河進入淮河時,隔水望去,中原故土就在眼前,中原父老隨處可見。然而,這一切都在故國的疆域內,詩人深刻地體會到了民族的恥辱,于是,懷著沉痛的心情寫下了一組著名的絕句,這首是其中之四。詩寫中原父老不堪忍受金朝統治以及他們對故國的懷念。詩人對淪陷區的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
原文
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訴不堪①。
卻是歸鴻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南②。
注釋
①王人:指南宋派往金國的使者。不堪:難以忍受的金人的壓迫。 ②歸鴻:南歸的鴻雁。宋人懷念中原,常托言于鴻雁南來北往。同詩之三有句:“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江天暮景有嘆》亦有句:“一鷺南飛道偶然,忽然百百復千千。江淮總屬天家管,不肯莒巢向北邊。”又陸游《枕上偶成》亦云:“自恨不知云際雁,南來猶得過中原。”均可參閱。
賞讀
前兩句“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訴不堪”,是詩人想象中的情景,并非實事。因為根據當時的情況,中原父老根本不可能與使者直接交談,如韓元吉在《朔行日記》中說,出使的人“率畏風塵,避嫌疑,緊閉車內,一語不敢接……”。“莫空談”中一個“莫”字,排除一切套話,把話題都集中在“訴不堪”上。遺民對故國的懷念之情,用各種方式來表白:如曹勛在他的《出入塞》詩前小序說:“聞南使過,駢肩引頸,氣哽不能語,但泣數行下,或以感慨。”又范成大《攬轡錄》中寫道:“遺黎往往垂涕嗟嘖,指使人云:‘此中華佛國人也。’老嫗跪拜者尤多。”樓鑰也在《北行日錄》中載:“都人列觀……戴白之志多嘆息掩泣,或指副使曰:‘此宣和官員也’!”所以此詩雖非實事,但確是實情,表達了中厚父老的故國情思。
三四句“卻是歸鴻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南”,寫鴻雁都能一年一度南歸,而遺民卻無法回故國,借對南飛鴻雁的羨慕來表達是遺民們對故國的向往。可惜人不如鳥,實在凄婉。這首詩是中原遺民的代言,主題鮮明,風格沉郁。
上一篇:《唐詩·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宋詞·陳子龍·別云間》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