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戰(zhàn)國策·莊辛論幸臣
臣聞鄙語曰①: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桀、紂以天下亡。今楚國雖小,絕長續(xù)短,猶以數(shù)千里,豈特百里哉?
王獨不見夫蜻蛉乎②?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俯啄蚊虻而食之③,仰承甘露而飲之,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飴膠絲,加己乎四仞之上④,而下為螻蟻食也。
夫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俯噣白粒⑤,仰棲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⑥。晝游乎茂樹,夕調乎酸咸,倏忽之間,墜于公子之手。
夫黃雀其小者也,黃鵠因是以⑦。游乎江海,淹乎大沼,俯噣鱔鯉,仰嚙菱衡,奮其六翮⑧,而凌清風,飄搖乎高翔,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射者,方將修其碆盧,治其矰繳,將加己乎百仞之上, 被磻, 引微繳, 折清風而抎矣⑨。故晝游乎江湖, 夕調乎鼎鼐⑩。
夫黃鵠其小者也,蔡靈侯之事因是以(11)。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飲茹溪之流,食湘波之魚,左抱幼妾,右擁嬖女,與之馳騁乎高蔡之中(12),而不以國家為事。不知夫子發(fā)方受命乎靈王(13),系己以朱絲而見之也。
蔡靈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與壽陵君,飯封祿之粟,而載方府之金,與之馳騁乎云夢之中(14),而不以天下國家為事。而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黽塞之內(15),而投己乎黽塞之外。
【注釋】 ①臣:莊辛自稱。莊辛,楚臣,楚莊王的后代。②王:楚襄王,即楚頃襄王,名橫,楚懷王之子。懷王被騙死在秦國,他繼位,荒淫無道,寵信幸臣,不理國政。蜻蛉: 蜻蜓。③虻: 一種飛蠅。④飴 (yi): 糠漿、粘汁。仞: 八尺為一仞。⑤噣: 同“啄”。⑥類: 一說作 “頸”,或指同類。招: 目標、靶子。⑦黃鵠 (hu): 天鵝。⑧菱衡:菱角、水草。衡,同 “荇”。六翮 (he): 鳥翅的莖有六根,此指鳥翅膀。⑨碆 (bo): 石制的箭頭。盧: 黑漆的弓。矰繳: 捕鳥的工具。矰 (zeng),射鳥的箭。繳 (zhuo),系箭的絲繩。 (jian): 鋒利。磻 (bo): 石箭頭。抎 (yun): 同 “隕”, 墜落。⑩鼎鼐 (nai):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鼐是大鼎。(11)蔡靈侯: 名班,蔡國國君,公元前531年被楚靈王誘殺。蔡國在今河南上蔡縣西南。(12)陂 (bei): 山坡。茹溪: 在今重慶市巫山縣北面。湘波:湘水。嬖 (bi) 女: 受寵愛的女人。高蔡: 即上蔡。(13)子發(fā): 楚國大夫。靈王: 有作 “宣王”。(14)州侯: 與本句中的夏侯、鄢陵君、壽陵君均是楚頃襄王的寵臣。輦 (nian): 華麗的車子。封祿: 封地。方府: 四方的府庫。云夢: 古大澤名,在湖北省中部,跨長江兩岸,包括洞庭湖。(15)穰侯: 秦相魏冉,秦昭王舅父,封于穰 (今河南鄧縣東南)。秦王:秦昭王。黽 (meng) 塞: 即平靖關,在今河南信陽縣西南,是楚國北部要塞。黽塞之外,即為秦國。
【譯文】 莊辛對楚襄王說: “我聽俗話說: ‘看見兔子喚獵犬,不算晚; 丟了羊子再修羊圈,不算遲。’”我聽說,從前成湯和周武王以百里的小地方而興盛起來,夏桀和商紂王卻以天下之大而亡國。現(xiàn)在,楚國雖然小,取長補短,還有方圓幾千里的地方,哪里才有百里小地呢?
大王難道沒有見過蜻蜓嗎? 它六只腳,四只翅膀,在空中自由飛翔,向下啄食蚊蟲和飛蠅,仰頭接甜美的露水喝,自以為沒有禍患,因它與世人沒有爭奪。它哪里知道那些五尺高的兒童,正在調糖漿,粘絲網,把它從兩三丈高的地方粘下來,被螻蛄和螞蟻吃掉。
蜻蜓是小例,黃雀也是這樣的。它低頭啄食白米粒,上飛在繁茂的樹林里棲息,鼓動著翅膀,自以為沒有什么災禍,因它與世人沒有什么爭奪。它哪里知道那些王孫公子,左手拿著彈弓,右手拿著彈丸,以它的頭頸為目標,把它從七八丈高的地方射下來。它白天還在樹林里游玩,晚上已被人調上油鹽醬醋做成美食了。頃刻之間,就落入王孫公子的手中。
黃雀是小例,天鵝也是這樣的。它在江海上遨游,在湖沼邊棲息,低頭啄食鱔魚、鯉魚,仰頭嚼食菱角和水草,鼓動有力的翅膀,乘著清風,飄飄蕩蕩地在高空飛翔,自以為沒有什么禍患,因它與世人沒有什么爭奪。它哪里知道那些獵人 (射手) 正在修理硬弓和箭頭,整理系有絲繩的箭,將在七八十丈高的高空加害它們。天鵝中了鋒利的石箭,拖著箭的絲繩,從清風中墜落到地上死了。白天還在江湖上游玩的天鵝,晚上已被放在鼎鍋里烹煮了。
天鵝是小例,蔡靈侯的事也是這樣。他南游高坡,北登巫山,喝茹溪的水,食湘江的魚。他左手抱著年輕的姬妾,右手擁著寵愛的美女,同她們乘著馬車,在高蔡的原野上游樂奔馳,不以國家大事為重。他哪里知道子發(fā)正接受楚靈王的命令,最后用紅繩綁著他去見楚靈王呢。
楚靈王的事還小,君王的事也是這樣。你左邊有州侯,右邊有夏侯,車騎后面有鄢陵君和壽陵君。你吃的是各封地進獻的糧食,車載著四方納貢于國庫的錢財,同這些寵幸之臣驅車游樂揮霍于云夢之中,不把天下國家的大事放在心上。你哪里知道秦相穰侯正接受秦昭王的命令,出兵占領黽塞之內的楚地,要把你俘虜?shù)近w塞之外的秦國去呢!
【鑒賞】 本文選自 《戰(zhàn)國策·楚策四》,有的題名為《莊辛說楚襄王》,楚襄王是一個荒淫無道之君。莊辛在文中通過一系列生動故事的類比,勸諫楚襄王要居安思危,說明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的道理。指出他如果一味重任幸臣,只圖眼前淫樂,喪失警惕,必將招至亡國亡身的嚴重后果。莊辛雖對幸臣未作針砭,但意在言外,亡國亡身的結局已昭示幸臣的誤國與可惡。
文章以“臣聞鄙語曰” 開頭,似顯突兀,其實前面有一段對話,內容是:莊辛對楚襄王說: “你左面是州侯,右面是夏侯,車騎后面跟的是鄢陵君與壽陵君,這四人(幸臣)專權淫亂,放縱奢侈,不顧國家政事,楚國必將危險了。”楚襄王不聽,以為他是妖言惑眾。莊辛請避趙國,以觀事變。果然,莊辛居留趙國五個月,秦國就舉兵攻取楚國的鄢、郢、巫、上蔡和陳的大片國土,楚襄王逃到城陽,派人去趙國請莊辛回來。莊辛到時,楚襄王對他說: “我不聽先生的話,以致如此,現(xiàn)在怎么辦呢?”這才引出本文莊辛關于“見兔顧犬,亡羊補牢” 的一大篇答語。
本文全系對話說理,但理寓于形,理寓于故事之中。從蜻蜓、黃雀、天鵝之亡身到蔡靈侯之亡國,再到楚襄王之寵佞臣、淫樂揮霍,不理國家政事的現(xiàn)狀,暗示其結果必將像蔡靈侯一樣,成為秦國的俘虜,亡國亡身。比喻生動,從小到大,由物及人,由寵妻妾到寵幸臣而亡國,徐徐道來,步步逼入,及至點破題旨,戛然而止,令人毛骨俱悚! 語言清新流暢,音韻諧和; 排比段的使用,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很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上一篇:《古文觀止·隋唐五代文·韓愈·師說》鑒賞
下一篇:《古文·庖丁解牛》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