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陽關曲(二首)》·蘇軾
蘇軾
中秋作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熙寧九年(1076)十二月,蘇軾罷密州任,改知河中府(山西省永濟市)。途經澶(河南省濮陽縣附近)濮(山東鄄城北)間,蘇轍從京師來接他,抵陳橋驛(河南開封北),誥下,改知徐州。蘇軾就暫時寓居范鎮的東園。翌年四月兄弟兩人同赴徐州。蘇轍在徐州住了100多天。幾年來,他們第一次在一起同賞月華。這首詞即是這年中秋節時所作。開頭兩句寫月色,“溢”字用得極精巧,只一字就完成了由視覺向觸覺的“感覺挪移”。下句是抒情。民俗中,中秋月圓,是人間親友團聚的象征。但月不常圓,親友也不能經常歡聚,所以作者發出感慨。這里作者借景抒情,感嘆宇宙流轉,人事易變。情調略嫌感傷,然而卻極深摯。
上一篇:寇準《陽關引》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李煜《子夜歌》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