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風流子》
東風吹碧草,年華換,行客老滄洲。①見梅吐舊英,柳搖新綠;惱人春色,還上枝頭。②寸心亂,北隨云黯黯,東逐水悠悠。③斜日半山,暝煙兩岸;數聲橫笛,一葉扁舟。④ 青門同攜手,前歡記,渾似夢里揚州。⑤誰念斷腸南陌,回首西樓。⑥算天長地久,有時有盡;奈何綿綿、此恨難休!⑦擬待倩人說與,生怕人愁。
【注釋】 ①行客:猶行人、客子,指在外旅行的人。唐·李頎《題綦毋校書別業》詩:“行客暮帆遠,主人庭樹秋。”滄州,水邊隱者所居之地。②惱人春色:唐·羅隱《春日葉秀才曲江》詩:“春色惱人遮不得。”五代·魏承班《玉樓春》:“一庭春色惱人來。” ③寸心:方寸之心。南齊·謝朓《夜聽伎》詩: “知君密見親,寸心傳玉碗。”唐·韋莊《謁金門》: “寸心千里目。” ④一葉扁舟: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吹落葉之扁舟,飄長風于上游。”蘇軾《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按《白氏六貼》:“古者觀落葉因以為舟。” ⑤青門:漢代長安城東門。《三輔黃圖》卷一:“長安城東出南頭第一門曰霸城門,民見門青色,名曰青城門。”此處借指汴京城門。渾似句:唐·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渾似,還似。⑥斷腸:謂悲痛已極。《世說新語·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 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西樓:梁·庾肩吾《奉和春夜應令》詩:“天禽下北閣,織女入西樓。”此指女子妝樓。⑦算天長四句:唐·白居易《 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譯文】 和暖的東風吹拂綠草,一年又過了,在外奔波的人日漸衰老。看那梅樹又綻開了從前的花蕊,楊柳又搖曳著剛爆的嫩芽,令人煩惱的春色,重新上了枝頭。一顆煩亂的心啊,牽記著北方,象云層那么黯淡;遙想著東南,又象流水那么悠長。斜陽映照半山,晚煙籠罩兩岸。幾聲凄涼的笛曲為我送行,一葉飄零的扁舟載我遠去。遙望京都的城門,那兒我們曾攜手同行。想起昔日的歡娛,宛然陶醉于揚州的夢境。可如今還有誰懷念南郊外痛苦的行客,唯有我頻頻回首。不忘西樓內寂寞的佳人。細算來,天長地久,總有到頭的時刻;怎奈何,綿綿離恨,卻無終止的一天。唉,(滿腔心事)原想請人代為訴說,可我又怕引起他無端的憂愁。
【集評】 明·李攀龍:“眉批:人倚闌干,夜不能寐。時有盡,恨無休,自爾輾轉百出。○評:觸景傷懷,言言新巧,不涉人間蹊徑。”(《草堂詩余雋》卷一)
明·沈際飛: “(評‘寸心亂’三句)甚亂,東西南北,悉為愁場。(評結句)怕伊愁,是以欲說還休。曰‘擬得情人’,不婉。”(均按: ‘得情’二字誤。) (《草堂詩余正集》)
清·陸云龍:“‘惱人春色,還上枝頭。寸心亂,北隨云黯黯,樂逐水悠悠’,譜出如許傷心處。”(《詞菁》卷一)
清·黃蘇:“此必少游被謫后念京中舊友而作,托于懷所歡之辭也。情致濃深,聲調清越,回環雒誦,真能奕奕動人者矣!”(《蓼園詞選》)
近代·俞陛云:“‘寸心亂’三句,極寫離愁之無限,以下之‘斜日’、‘暝煙’,四疊句遂一氣奔赴,更覺力量深厚。下闋‘天長地久’四句雖點化樂天《長恨歌》,而以‘倩人說與’句融納之,便運古入化,彌見情深。”(《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黃蓼園謂“此必少游被謫后念京中舊友而作,托于懷所歡之辭也”,所云極是。按少游于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三月由汴京貶往杭州,據詞中“北隨云黯黯,東逐水悠悠”及“數聲橫笛,一葉扁舟”諸句,當系初出汴京,舟行汴水之際。此時詞人此望京國,只覺云霧迷茫;東矚征程,又感道路修遠。逐客情懷,寄寓頗深。以所歡喻京中舊友,亦楚騷美人芳草之意,張惠言《詞選·序》所謂“男女哀樂,以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其斯之謂歟?
上一篇:柳永《雨霖鈴》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張耒《風流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